学佛笔记

佛教的十二因缘

佛教的十二因缘◎ 葛兆光人生都是痛苦的,仿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循环流转的苦难历程,从生到死,从死到生,处于生生不息的轮回之中的众生,好像没有办法逃出这种苦难的缠绕,这一生如此,下一生也如此。有人就说,西

以持名为宗

以持名为宗弘一大师在佛门内外均有相当的知名度,却丝毫没有大师的架子,学法问道虚怀若谷,为人非常谦下低调。因景慕同样低调的印光大师,他曾数度虔恭请求,礼拜印祖为自己的依止师,与其共住一段时间,切身体会印

供养五事

◎ 瞿汝稷茶供养象征清醒。献茶:口齿芳香、永离渴爱,安乐少病,具大福报。春先蕊,百草甚奇青;茶芽点出馨香喷,玉瓯展内雪花辉。 赵州公案又重新,睡魔王能退几度黄昏阵,南无普供养菩萨摩诃萨。茶能退睡魔王,

弥勒的佛教思想

弥勒的佛教思想◎ 胡春业(1) 实践人间佛教的典范从佛陀本人的亲身师范看,大乘菩萨道无疑是究竟道,引导众生由此大道悟入佛的知见,乃佛陀出生说法的一大事因缘。菩萨道的修持离不开世间,离不开众生。弥勒比

《唯识三十颂》

《唯识三十颂》◎ 成 观《唯识三十论颂》一卷亦称《高建法幢论》,是印度佛教大乘瑜伽行派论书,也是中国佛教法相宗所本主要论书之一,世亲著,唐玄奘译。此外尚有梵、藏本传世。 又作《唯识三十颂》《唯识三十论

敬人者 人恒敬之

斯里兰卡僧侣党主席 索毕塔2004年,一个由佛教僧人领导的团体向斯里兰卡议会提交了一项题为禁止强迫改变宗教信仰的议案,也被称为是不道德的改宗议案。在一个以佛教为主的国家里,该议案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基督

十地顿超无难事

◎ 明 一 我们每天的早课里有一句话十地顿超无难事,是说只要努力去行菩萨道,一念之间可以顿超十地(菩萨的十地: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焰慧地、难胜地、现前地、远行地、不动地、善慧地、法云地),从而成

警世救人

警世救人◎ 洪应明【原文】士君子贫不能济物者,遇人痴迷处出一言提醒之,遇人急难处出一言解救之,亦是无量功德。【注解】济物:用金钱救助人。痴迷:迷惑不清。功德:佛家语通常指功业和德行。【译文】一个有才华

往生是现在的事

往生是现在的事◎ 慧 律往生是现在的事,不是临命终的事!现在就要坚固信心,不退转,现在就要把情绪、执着慢慢地放掉,慢慢地舍掉。现在念南无阿弥陀佛,也不听经,也不闻法,也不开智慧,现在人我是非不断,烦恼

静养生命是为了更好绽放

静养生命是为了更好绽放◎ 寂 相一个有智慧的人,只要他能坦然地安住当下,就能掌握自己未来的生命导向。很多时候.使人疲惫的,不是因为路途的遥远,也不是因为忙碌而迷茫,是因为心灵的颓废,和对自己丧失了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