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终三大要◎ 印 光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
不 信 是 真 谛◎ 星 云 有学僧请示慧忠国师道: 古德云:青青翠竹尽是法身,郁郁黄花无非般若;不信的人认为是邪说,有信仰者认为是不可思议,但不知如何才正确? 慧忠国师回答道:此是文殊普贤等之境界
《执身次序偈》解读慎 言佛陀建立僧团之后,一直注重对比丘弟子自身威仪的要求,规定比丘弟子不仅要具足佛门基本的行住坐卧四威仪,而且还要具足三千威仪、八万细行等众多的威仪。对于比丘僧应当具足的威仪,许多经
愚者口说 智者心行◎ 释来浩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位老和尚,乐善好施,为人所称颂。就在他即将功德圆满,走向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他觉得自己该找一个衣钵传人,以将佛法继续弘扬下去,从而导人向善,普渡众生。于
随 分 安 闲◎ 从 悦冯梦龙的小说《喻世明言》第一卷有一首开场词。此词的语言虽然通俗浅易,但内涵却十分深刻。这首词劝人看破名利,莫逞强使能,忌贪花恋酒,过随缘舒适的自由生活。词云:仕至千钟非贵,年过
从供灯放生等善行谈何谓真正的福报◎ 普巴扎西弟子:顶礼上师!特别修行五年以上的人,也包括我们自身,就感觉修一段时间之后会碰到一个巨大的障碍,有的导师就建议你这是福报不够,赶快去供灯、去放生、 上师:我
河沙妙德 总在心源◎ 虚 云夫百千法门,同归方寸;河沙妙德,总在心源。佛法教典所说,凡讲行持,离不了信解行证四字。经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信者,信心也。华严经上菩萨位次,由初信到十信,信个什么呢?信如
死期不定,分秒必争达真堪布死期不定,这是很难发现,也很难解决的问题。我们修行不精进,总是得过且过,就是因为不相信死期不定,也没有认真考虑过死期不定,这是我们的思维观察能力差,或思维观察的不够,如果仔细
因果业报的四个根本原则◎ 智 敏第一个是,业果是决定的。你造了善业的话,你感的果是乐果;造了恶业的话,感的果决定是苦果,不会错的。不可能说我造了很多善业结果受苦了,造了好多的恶业反而受乐了,这个是没有
智慧与爱的陪伴证严法师今年农历三月二十四日,是慈济成立四十三周年庆。一路走来,时间开拓空间,人间菩萨也日益浩荡长。岁月催人老,生命过一天少一天;一天八万六千四百秒,分分秒秒累积成生命历史。我们能平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