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清规

清 规◎ 来 果参禅人,第一要守清规,方能参禅。清规者,公正清严为模范。公,能除私曲猥弊;正,能除邪谬垢染;清,能除粗浊秽污;严,能除疲惯懈习。故以清规建丛林,以清规治人格,以清规利人世,以清规成佛

净土诸祖对信的阐述

净土诸祖对信的阐述◎ 尚 修净土法门以仰仗弥陀愿力往生安养为本质内涵,所以深信佛力救度是净宗不共的诠释,纵观中国净宗教理史,诸祖对信的诠释与实践自初祖慧远大师至近代印光大师,虽有修学背景、众生根机,契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化解心中怨恨的三个方法◎ 善 言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四十二章经》怨--它是恨的累积,它跟嗔不同。有些

悭贪是众苦的根本

悭贪是众苦的根本◎ 大 德《大庄严论经》中马鸣菩萨提到,过去有一位大商主子名叫亿耳,与同伴一起入海采宝,自海中得宝返回,与同伴别宿,因为失去了同伴又为饥渴所逼,而感到惶惶不安。在饥渴当中,遥见远方有

破诸师之谬

破 诸 师 之 谬◎善导大师诸师云上品上生人是四地至七地以来菩萨者,何故《观经》(意)云三种众生,当得往生。何者为三?一者但能持戒修慈;二者不能持戒修慈,但能读诵大乘;三者不能持戒读经,唯能念佛法僧等

以逆境苦难为师

以逆境苦难为师◎ 大 安古圣先贤无一不在逆境苦难中,成就人格与大业。佛教四圣谛摆在第一,又称以八苦为师。苦难是吾人最好的老师,苦难能促使我们深刻地透视人生真相,激活吾人潜在的生命势能。顽金只有在烈

丛林四十八单执事

丛林四十八单执事◎ 广 行 丛林中除设方丈和尚作为僧团的首领之外,还设有四大班首,即首座、西堂、后堂和堂主。他们是方丈的助手,辅佐方丈的工作。班首一般都由戒腊较长、威望较高的僧人担任,与方丈共同组成

在逆境中精进

在逆境中精进◎ 宣 化我现在对大家说一说我念《地藏经》的经过。我在十六岁那年,开始为人讲《六祖坛经》和《金刚经》。我根本不会讲,可是还要讲。为什么?因为当时有很多人想研究经典,可是不识字。于是我想,我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

济群法师:为何总是感觉孤独生命本身是圆满的,是自立并具足一切的,不需要任何外在的依赖。但无明带来的贪心,却不断怂恿我们寻找外在的依赖。不幸的是,任何外在事物都是不可靠的,是无法永久依赖的。所以,我们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