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欢喜日,你可知道佛因何而欢喜?

农历七月十五,是盂兰盆节,这一天又称佛欢喜日、僧自恣日、僧宝节、供僧节。“盂兰”是梵语,译作“倒悬”(人被倒挂),盆是指供品的盛器。佛经记载,佛陀大弟子目犍连因不忍其母堕饿鬼道受倒悬之苦,问法于佛,佛

佛欢喜日应该怎么过呢

佛欢喜日是大众结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实践戒法的圆满之日。三个月的精进用功,到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所有僧众会将修行体悟向佛陀以及共修大众一一报告,有许多人因而证果成就佛道,诸佛菩萨见弟子道业有成,感到欣

七月十五中元节其实是佛欢喜日!

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众生欢喜,佛亦欢喜,为佛欢喜日。佛欢喜日,又叫僧自恣日。佛教僧众修行,在每年的初夏之际举行结夏安居,出家人集结在一起修行的制度。结夏安居,也称为雨安居、夏安居、坐夏、坐夏安居、安居

佛欢喜日 | 报恩正当时

盂兰盆节在这一天各寺院在农历七月十五这天会设斋供僧,超度亡者,报谢父母养育之恩。这天也是僧团经过三个月精进修行之后的自恣日,又称佛欢喜日,是殊胜而吉祥的日子。“孝于亲,所当执”。父母是我们的恩田,耕好

佛欢喜日是大日子吗

佛欢喜日是佛教中十分重要的日子。农历四月十五至农历七月十五,是僧侣打坐经行,专心修持的时期,称为“结夏安居”,而农历七月十五正是僧人结夏安居圆满的日子。农历七月十五这一天,是大众夏安居九十日清净守护、

【佛欢喜日】无边众生得度脱,无边重业得清净

农历七月十五是一年一度报恩斋僧的盂兰盆节。“盂兰盆”是梵文音译,意为“解救倒悬(之痛苦)”,即解脱饿鬼道众生之苦。《盂兰盆经》中记载了广泛流传于世的目连尊者救母的公案:目犍连尊者以神通观知其母生前因诋

佛学常识 -- 佛欢喜日

人众生欢喜,佛亦欢喜,为佛欢喜日。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盂兰盆节的仪式,在于供僧

《佛欢喜日》的意义

因此,农历四月十五至七月十五这段时间,所有僧侣皆不外出拖钵,只在山林间打坐经行,专心修持。印度的天气分为热天、雨天和寒冷气候。当佛教传到中国的时候,“结雨安居”的季节刚好是中国的夏天,所以在中国就有“

七月十五供僧的功德和意义

佛欢喜日,农历七月十五又称“佛欢喜日”或“僧自恣日”,而在这一天,是有供僧的传统的。不过很多人就不理解了,七月十五供僧的用处是什么呢?『赞僧功德经』佛陀曾云:诸法因缘生,安住希求意念中,为彼悉作何祈

佛欢喜日的简介

佛欢喜日的时间为七月十五。佛出世间以利生为本怀,凡有所作,皆想带给众生安乐,拔除众生痛苦,所以,若见众生,舍恶向善,转迷成悟,返妄归真,离苦得乐即畅佛出世本怀故佛欢喜。佛欢喜日的意义自恣法后,能令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