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念苦空无常无我,常行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于一切时处不离求生净土,应对已知未知随缘不失信愿。对佛力常诵经拜忏听闻绝不生疑,对自力当时刻警惕常思不自以为是。就此用功弥陀垂手定不失时。原标题:华平法
方便引导要用布施,布施自己的清静悠闲、布施难行能行。内心调柔柔软,接受一切而不染着一切。不是性格的问题而是明不明白调柔接受布施忍辱就是道。原标题:华平法师修行法语开示转自微信公众号:此处当观
对于是非舆论当具正见,思维当与佛法相应具自觉利他性。不要以先知的好心去盲目的传播,心当安于无所住行自然顺于利他。不取道德去凌驾于任何之上,也不拿道德去绑架他人。不彰显个人主义下的道德是非认定去舆论宣扬
出家生活自身所完成的是用全部生命的担当去完成和守护出家人的僧格。这不仅仅是自身的修持,最大的意义是从而给予引导众生觉悟的因缘。从僧格的建立到完成处处离不开佛法的深意,以慈悲为最终去完成僧伽。不管是对内
在亲近中一定要恭敬,莫以我慢嗔恨轻慢三宝。不要错认为慈悲是包庇自己的恶,而是断恶修善。在断恶的同时修善,才能不会继续造恶,也不会错解慈悲。这样就不会错认为善知识的引导方法是对你的欺骗和挤兑。断恶的同时
我们要知道,我们现在所感受的一切快乐,都是我们过去善业的果;当我们内心生起一念烦恼,所感受的一切不快乐,都是我们不善业果,绝对不是别人给我们的。如果我们认为烦恼痛苦是别人造成的,这是彻彻底底错误的认知
遇到病苦积极的去用佛法求离苦,可能表面对娑婆的厌离,但微细的内在却对生命那份不可割舍的爱着,因此会带来忧悲恼苦。要从根本的苦因上去觉悟苦,要真的对轮回体会。不能在爱染绵密的染着上期许而去更加加重未来忧
真正的修行,首先要发现自身的缺点、毛病、习气。可惜我们每个人都有一种逃避的本能,觉得我很好。既然你那么完美,那你还坐在这里干什么?堪不破这个我,修行就没有突破口,所以我们要学会检讨自己的身口意,这很重
说和行都是内心所造作,都是心地上显现出来的,这个是瞒不了的。众生的三业就是身口意,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口,第一个表现的就是口,口业很难消。因为你高兴的时候,你烦恼的时候,你怨恨的时候,你好的时候、坏的时候
我师父经常教导我:地不脏也要扫。为什么?就是为了养成做事的习惯。我们道场的特色,就是做事,就是修苦行。原标题:悟缘法师法语(七十一)转自微信公众号:悟缘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