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回就是你的痛你的苦,很痛很痛很苦很苦,没完没了你找不到希望就因为轮回。如果看不到具大苦聚集的轮回,那就不会想出离也同时也不能真正知苦。只是想要靠一时感情想要那份坚决的出离心一心不乱念佛是很难得到的,
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诸佛菩萨、诸位善缘、法界一切有缘、吉祥安康!学佛,就是认识烦恼;修行,就是解决烦恼;成就,就是战胜烦恼。阿弥陀佛、感恩诸佛菩萨、感恩一切有缘、六时吉祥!原标题:汇如法师法语
重新提倡经忏在僧团的地位。让经忏的大乘内涵通过佛事因缘得以体现,不让汉传佛教的修道人舍弃或是误解经忏的大乘思想。经忏是汉传佛教殊胜的产物,也是修行大乘的依据和方法。把经忏的大乘意义重新体现在汉传佛教。
各种功德不能顶替,法供养不是在家诵经就可以了。要常去道场法会发心,做种种供养。不能让潜在的不舍和我执替代了种种功德。法平等、事平等、发心平等,再谈随缘随份。这样就可无执意,无我执在做种种功德中摄一切法
忏悔自己无始来今业障的同时也带众生业勤忏悔发大愿。所有的事情皆由业力感招,当忏悔改变业障的反扑。同时发愿带众生业忏悔,从互相伤害到互相忏悔,愿互相利益宽恕无始来今的互相伤害。愿一切众生安乐远离疫病灾害
基于对自我乐的信仰而行的一切事,以乐的享受为离苦的因最终因为自我还会造业。所以在选择当中自然偏重于顺向自我,最终的为信仰所做的与因信仰所做的还会落于苦的因。觉悟苦的因来自明白苦因,信不过有疑也是没有明
佛法是心法,一切好坏善恶都源于自己的心念。心若慈悲,便修佛道;心念菩萨,便行菩萨道;若心贪婪堕落,修的便是魔道。故修行之人,要时刻照顾好自己的心念,要常常反观自己,促使自己往好的方向发展。未生善念,令
古人云:欲取之,先予之。有予为因,方可取果;果之好坏,由因而定。这便是众所周知的因果法则。我们皆知欲得善果,必要先种善因。可若在此之前已种下了恶因,该如何是好?莫非只能眼睁睁看着恶的果报降临吗?其实不
什么事都是慢慢适应的就习惯了,这句话是有也可以没有也可以的我慢心。可能对应经验能够调整忍耐,但是同时也是一种信不过的无所谓心,它不是智慧而是我执我慢,对经验当中的境界慢慢习惯了是你可掌控的,因为经验我
忏罪要先知道罪是什么,只是一味地在果报上求躲避,而不明白罪从心起将心忏的道理。那同时忏同时也在造,谁能无过透过忏罪而忏心。不要在面对人生种种苦的时候有觉知想离,同时又对佛教讲的果报道理而不信。对应忏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