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苦行报佛之恩,苦是难行能行之事,应是倡佛本怀之事。苦行更应与供养赞叹随机度化相同,以内心对佛所感去行难行之事对他人看来是苦行,对自己却是真精进,因为你懂得佛的本怀而由内所感愿以身心去自精进与法相应供
为什么心佛众生是一体呢?当身口意清净的时候就是佛,身口意不清净的时候就是众生,身口意的清净与不清净,都是我们自心所作,都是心的体现。心就是用清静、不清净表现出来的,心不清净的时候就是众生,心清净的时候
从烦恼事情的解决上看出苦去求解决的方法,这样往往是表相的,因为你只对应你认为的苦而去求解决。应透过佛法给予你解决事情方法的同时看到佛法的真实意义是告诉你要通过解决事情的时候烦恼还在。佛法最大的功德就是
世间一切的生灭法,最后都要归到真如里面。为什么说归?因为一切生灭法从真如而有,从如而有,最后还要归于如。为什么呢?一切生灭法,是因一切妄动而有。世间因为有妄动,所以才有生灭。妄动从何而来?是从真如中而
因业力而有此身,又因我们贪爱身所以爱生气、爱杀生、爱不合时宜,所以因业所感又因贪爱行业而受种种病苦。当念药王菩萨舍身精进供养功德,随喜药王菩萨舍身报恩还得身庄严功德。舍身的反面就是得身庄严,得身的庄严
带着我慢的自我知见自认为看透了,用这样的看法去看待一切也包括佛法和佛教的人是对自己知见的认可。在一次次的看待中更加确定自我的看法,因为在看法的过程当中带着我慢和不满从中越来越自我肯定。这样是被自己的不
人食五谷杂粮,不可避免会有烦恼,所以树立正知正见很重要。修行人应时时刻刻观照自心,即时修正恶念妄念,端正心念和行为,做到不随境转,保持内心的祥和平静。所有烦恼皆是虚妄,唯有认清自我,降伏自心,才能将烦
用过于爱染自己的心念佛,临终会颠倒疑惑。清楚明白所贪爱的这个自己(身体)是因缘合和而成的,不能被这个无常老病死的身体而拖累了你的离苦解脱心。越染着越会在舍下的时候越苦,因为染着认知那个无常老病死的身体
功德当做在功德处、做在生善处、做在福能润慧处、做在利一切处、做在无分别处、做在最终无所住处、做在任运自然处,功德一词不可用功德心来诠释,应由功德本身去力行,哪怕是迷糊的概念,但是在内心却以功德为做功德
我们众生要去感受娑婆世界的苦,理解极乐世界的无比快乐,就必须通过比较才能更加清楚地去认识苦与乐之间的差距。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有一定的感受能力,有一定的认识能力,但是如果不是通过学习佛法,听佛说净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