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序

釋淨土群疑論序屯田員外郎平昌孟銑撰虛空無際。天地生其中。墟宇既形。品庶滋其內。於是群生競起。眾識齊奔。沈浮愛欲之河。驅馳生死之躅。因報紛糺。非累墨之能分緣對循環。豈積塵之可計。前佛後佛。報身化身。各返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三(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三(二)問曰。大集月藏分言。佛滅度後第一五百年。我諸弟子學慧得堅固。第二五百年。學定得堅固。第三五百年。我諸弟子學慧多聞得堅固。第四五百年。造立塔寺得堅固。第五五百年。白法隱滯多有諍訟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一(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一(二)釋曰。此有二釋。一有漏淨土是欲色界攝。以有漏心不離五界故。三界即有漏。有漏即三界。既言有漏。即三界攝。若未離欲界欲。以欲界生得善或方便善。讀誦大乘方等經典。修三福行又十六觀等。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三(一)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三(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如無量壽經四十八弘誓言。設我得佛。十方眾生。至心信樂。欲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觀經言。下品下生者。或有眾生。造五逆十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二(三)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二(三)問曰。若有中陰。則應生彼至寶池中。方入花中坐後乃花開。如何於此則入花中。與彼生陰有何殊別答。豈以中陰入彼花中。即令同彼生陰攝也。生彼淨土。福德力勝。雖是中陰乘花往生。不同穢土中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三)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三)釋曰。有亦不廢。如諸菩薩修諸善法。厭伏對治煩惱種子。勢力衰微不能現起。後還有力能起現行。現行煩惱熏習力故。令煩惱種子轉有勢力。亦如二無心定厭於六識令不現行。出其定已心還能起。惡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一(一)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一(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佛有幾身。淨土有幾種釋曰。佛有三身。土有三土。三身者。一法性身。二受用身。三變化身。土有三種者。一法性土。二受用土。三變化土。法性身居法性土。受用身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