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附录(四)

龙树六论附录(四)三、通达二谛的方法通达二谛须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什么叫做『了义经』呢?了义就是义已究竟、已决定和无须再引别的经典来解释它的意义,这种经典叫做了义经。什么叫做『不了义经』呢?不了义就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附录(三)

龙树六论附录(三)二、为什么要了解二谛1、不知二谛不能了解经义。二谛道理,一定要彻底了解,如果未能彻底了解,那就对于佛所说甚深缘起的真义不能如理了解。如《中论观四谛品》中说:若人不能知,二谛之分别,则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十八)

龙树六论本颂(十八)杂说品第二如剥芭蕉树,支分尽无实,士夫析六界,无实亦同彼。一切法无我,是诸佛所说,故为王抉择,六界等无我。如是我无我,实有不可得,是故佛尽遮,我无我二见。佛说见闻等,非实亦非虚,违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附录(一)

龙树六论附录(一)龙树六论 作者: 造 圣龙树菩萨 释译 汉藏诸大论师附录中观宗二谛略义观空法师我们阅读佛经时,见到有些经中说生灭等有,有些经中又说生灭等无,因而容易产生一种疑问就是:有无二者原互相矛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十九)

龙树六论本颂(十九)国王规则品第四忍不忍难知,故王行非法,或作非理行,给养者于王,多加赞美故,益无益难觉,若对任何人,逆耳益难说。况于大地王,我比丘何言,为令汝喜悦,及愍众生故,逆耳若有益,我一定启白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附录(二)

龙树六论附录(二)3、释胜义谛:先谈胜义谛的名义。什么叫做胜义谛呢?《明句》中说:由彼是义①(义:境),亦是最胜,故名胜义,彼复谛实,名胜义谛。因此应成派许『胜』与『义』皆指所缘境而言,此胜义境在如实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十五)

龙树六论本颂(十五)回诤论颂圣龙树善萨 造印度论师智藏及西藏译师迦巴吉祥积从梵译藏后由迦湿弥罗大论师扎雅阿难陀及西藏译师枯经祥修改任杰由藏译汉顶礼童真妙吉祥问曰:设若一切法,无一切自性,汝语亦无性,不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八)

龙树六论本颂(八)回诤论圣龙树菩萨 造后魏三藏毗目智仙共瞿昙流支译回诤论偈初分第一问曰:偈言:若一切无体言语是一切若语有自体何能遮彼体若语有自体前所立宗坏如是则有过应更说胜因汝谓如勿声是义则不然声有能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十三)

龙树六论本颂(十三)迥诤论释上分第四释曰。如汝所说我今答汝。汝说偈言:若一切无体 言语是一切 言语自无体 何能遮彼体此偈。我今答。偈言:我语言若离 因缘和合法 是则空义成 诸法无自体此偈明何义。若彼言

净土旨归:龙树六论本颂(九)

龙树六论本颂(九)回诤论释初分第三释曰:论初偈言:若一切无体 言语是一切 言语自无体 何能遮彼体此偈明何义。若一切法皆是因缘。则是因缘因缘和合离诸因缘。是则更无一切自体。如是一切诸法皆空。如芽非是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