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在家修行之佛教的经典太多,何处下手

佛法是应机而说的,众生的烦恼多,所以经典也要多,才能达成济度的任务。你想学佛,并不需要研读那么多的经,只要选择某一部大乘经典,终身持诵就可以了。像金刚经、普门品、心经和弥陀经,都很适合在家人受持。如因

净土旨归:普劝念佛歌(图文)

若人富贵,受用现成,正好念佛;若人贫穷,家小累少,正好念佛;若人有子,宗祀得托,正好念佛;若人无子,孤身自由,正好念佛;若人子孝,安受供养,正好念佛;若人子逆,免生恩爱,正好念佛;若人无病,趁身康健,

净土旨归:病苦念佛,得遂往生

高某,女,52岁,是我小学时同学;患多种严重疾病,不信佛法。2012年8月因心脏病复发住院治疗。有一天,她告诉我在病房发生的一件奇怪的事情:一天午饭后,同病房的病人都午睡了,我坐在床边喝水。当时天热,

净土旨归:净界法师:何为“一心不乱”

九心住(欲界定)一、内 住 于一切外境摄心令住内境。二、等 住 于内所缘相续安住。三、安 住 由妄念向外散乱,速当了知,还令安住前所缘境。四、近 住 于广大境数数摄心,令心渐细,上上而住。五、

净土旨归:在家修行之皈依三宝

信仰佛教一定要皈依三宝吗?是的,信仰佛教和鬼神崇拜的民间信仰很不相同,信仰佛教必须三宝具足。所谓三宝指的是佛、法、僧;所以称为宝,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一旦接受,永远常随,水火不能毁,盗贼不能夺,受用

净土旨归:在家修行之五戒与菩萨戒的区别

请问五戒与菩萨戒有何不同处?五戒是小乘戒,是尽形寿受持,也就是受戒之后,其戒体、戒相、戒法、戒行应于一生受持,若命终后,其戒体、戒相、戒法、戒行即时消夫,但一生受持五戒之功德亦然存在,若精进勤修佛法,

净土旨归:忍耐——佛教的奇人

舍卫城里有个穷人,他以清除城里的粪便用谋生的职业。在众人眼里,他就像粪便一样饥脏不堪,污秽下贱,每个人都不喜欢跟他来往。他自己也知道这一点,看见别人就觉得惭愧,躲得远远的,免得别人看了讨厌。但是当佛陀

净土旨归: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

居士:有人说往生西方比来世做人还容易,这句话对吗?法师:这句话是对的,这是印光大师说的。为什么呢?你来世做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来世做人要靠你自己的力量。你一定要持好五戒,行五常,杀、盗、淫、妄、酒五戒

净土旨归: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二

卷第五之二灵峰蕅益大师宗论卷第五之二书二简韩茂贻紫柏集点完。此老以博地凡夫,力战烦恼魔军,一生取办,真踞地狮子,透网金鳞也。今观其法语,精悍决裂,犹足令顽夫廉,懦夫立,柔情媚骨,不觉冰消瓦解。幸细细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