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净土奇文:西方确指

No. 1191-A 西方确指序丁未夏过雪山和尚方丈。和尚出一书授(余)曰。此宝筏也。且缘起甚奇。明末时。吴城八友同修[糸-八]门。日请乩仙以谈其术。于卒也。有仙至。所谈与诸仙异。因日事之甚狎熟。久之

净土旨归:佛现前迎接 先往生再说

佛现前迎接 先往生再说底下师父继续跟大家报告第二十七则故事。第二十七则故事的善女人,也很了不起,因为她舍报了,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时候,才四十四岁而已。四十四岁对现代人来讲,年纪还很轻,现在女众平均的寿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四)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四)釋曰。今時道俗咸生此疑。准教驗時。得何所怪。且如世尊在日及佛滅度後優婆毱多所度弟子。獲得道果。無量億千。或一坐聞經得法眼淨。或因剃髮聖道現前。或得掃忘帚獲阿羅漢果。或七歲沙彌是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一)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一)西都千福寺大德懷感撰問曰。念阿彌陀佛所得功德無量無邊。上來具引經文。及校量顯勝成。如妙釋信受奉行。然未知。念餘佛名功德亦無量不釋曰。此有二義。一釋云。念一切佛悉得無量功德。無有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六(二)問曰。既彼淨土雖無苦苦等。而猶有彼行苦等。如何得名為極樂也釋曰。三苦之中唯有一苦。八苦之內亦唯有一苦。既三中無二。八中闕七。唯雖有餘一不名有苦。如涅槃經言。如河少水亦名無水。如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五)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五)問曰。若如此說。得此三昧獲益無窮。今時學者所得三昧。豈得如前諸功德不釋曰。三昧雖同。淺深斯異。深即上窮聖果獲益。如賢護經文一百二十之問。悉皆得斯勝利。故經言。又菩薩修習如是三昧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七(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七(二)釋曰。此有三義。一釋云。此非往人花也。此或是佛來迎佛所乘花也。其人障重不感見佛。但見佛座猶不分明。猶如日輪曚曨似觀也。二釋。此人障重不感佛迎。但得金蓮引生淨土。故觀經說住其人前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六(四)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六(四)問曰。何故觀經說下品上生。至心稱佛。滅五十億劫生死之罪。下品中生聞佛功德。下品下生稱彼佛名。俱滅八十億劫生死之罪。何為同念一佛。功德不殊。滅彼罪愆少多有異也釋曰。此有二意。一釋

净土旨归:释净土群疑论卷第五(二)

釋淨土群疑論卷第五(二)問曰。如彌勒發問經說。十念非凡愚念。不雜結使念。云何凡愚眾生具足煩惱。而能作彼不雜結使念耶釋曰。非凡愚念者。豈即是於聖人念。不雜結使念者。豈是斷煩惱盡者念耶。此經意者明非凡愚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