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旨归:怎样发心修行

怎样发心修行学诚法师一、总说成佛为目的,三士道次第修行总说。大家发心修学佛法,发心非常重要。我们现在谈发心,目的呢?为了要成就圆满佛道所有的佛菩萨,也是从最初的发心开始的。如果没有最初的开始发心,就成

净土旨归:沙门勤修戒定慧

宣化上人沙门有四种:(一)圣道沙门。佛可以称为圣道沙门,菩萨也可以称为圣道沙门。(二)说道沙门。是以讲经说法为生──以说法作他的生活,这是大德高僧,证果的阿罗汉。(三)活道沙门。这是以道自活,就是修道

净土旨归:彻底全放下 念佛求往生

彻底全放下 念佛求往生──甘肃甘谷县念佛居士安德往生记安德,甘谷县人,大学医科毕业,由新疆某医院退休回家。一九一四年四月初八生日。二○○二年农历七月十三日往生,享年八十八岁。安德和父亲从小是朋友,自退

净土旨归:求神通感应,胜过求解脱真理

前已言及,今之诸多学人弊病,乃在误把方便当究竟。方便法门已将佛教正法带往可怕、危险之边缘地带。求感应多过求真理。讲经弘法往往门可罗雀;邪说异端,神通感应则每每门庭若市。若做一切佛事,以闻香、见光、见佛

净土旨归:在家修行之念佛不得利何故

我持斋念佛多年,但家里不如意事,总有点,其故何在?你能持斋念佛,当然功不唐捐,但其他的人是不是也能和你一样这么做,又是问题。好比你一个人负担全家人的生活,自然过得不会很舒服,如果大家都有工作,那就不会

净土旨归:有的人为何临终未必往生

问。见有一生念佛。临终未必往生。何也。答。良由一生念佛。未是一心念佛故。悠悠之徒。一生念佛。所谓虽不懈怠。亦不精进。未能一心。故不得生。若果真实用心。而未纯一。虽今世不生。亦植生因。必于来世成就三昧而

净土旨归:修持方法问答——忏悔

对自己的过错或罪恶进行反省并决心改正,谓之忏悔,这是一个梵汉并举的词。忏,是梵语Ksama(忏摩)的省音,意为悔过。忏悔原为僧团每半个月举行一次的诵戒仪式。在仪式上,让犯戒者披露自己的过失。南朝梁萧子

净土旨归:叶金莲居士往生纪实

一、夫离子散阿嬷俗名叶金莲,故乡在福建省福州市鼓山的山下。由父母媒订终身,适予许天生,共育有二男一女。其夫不久染上鸦片,所经营的理发店也随之倒闭。次子刚出生,丈夫即至台湾当本行剃头师,改掉毒品,离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