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四章(一)

净土修学导引 作者: 编述 隆盎第四章往生资粮如何修习净土法门?是人们了生死、成佛道的最大的问题。我们要出门远行,必须有充足的钱粮,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要有盘缠,又称为资粮。往生极乐净土的资粮,就是信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七)

(七)清朝时代的净土弘传清朝继承明朝的政策,既扶持藏传佛教又尊重汉传佛教和儒学。乾隆通令取消官给度牒制度,使僧尼数量大增,佛教有所复兴。但到道光时国运颓败,佛教更加衰败。佛教内部各宗融通,已无对立之势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六)

第五节修行的指南祖师大德教导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老实念佛,求生净土。这就是我们修行的指南。一、学佛必须着重修行学佛就是向佛陀学习,学习本师释迦牟尼佛金口宣说的经典,信解悟入佛的知见。学习佛陀慈悲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二章(二)

(五)唯心净土唯心净土说只是一种思想,并无一真正的佛净土,它不在娑婆世界之外而在众生当下一念的心中。《维摩诘所说经佛国品》说:若菩萨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佛土净。认为众生的心地就是现实的土地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五)

第四节学佛的纲领人总得有一个人生的信念,这就是信仰。一般年青人总会说我要追求真理,追求真善美。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没有追求的人,必然不会有一个令人羡慕的人生。宗教都在回答什么样的人生,是完美的人生,这一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前言

净土修学导引 作者: 编述 隆盎前言中国历代祖师、高僧和大德居士们关于净土的著作虽然仍然有很高的价值,但是对于当今社会中出现的新问题却难以表述,再加上古人的著作都是用文言文撰写的,对于今天大多数的读者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序二

净土修学导引 作者: 编述 隆盎序 二世尊圣教,教人去妄净心。妄去必然真显、心净必然土净。所以,如来一代时教,皆可称为广义的净土法门。我们学佛的根本目的在于断烦恼、脱轮回、成佛道、度众生。而信愿念佛、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一)

净土修学导引 作者: 编述 隆盎第一章人生与学佛第一节 导言时光无情,流逝无痕。才是青春年少,满怀壮志凌云,转眼老态龙钟,即将寿终正寝。人生百年苦短,虽有可追忆的暂时欢愉,却留下太多哀婉叹息。无论平庸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三)

五、人生的归宿人的生活场所实际上有十种地方,佛教称为十法界,都是人们死后可能去的地方。十法界是:(一)地狱法界:今生作少善大恶,诽谤正法,犯五逆重罪(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等会堕入

净土经论:《净土修学导引》-第一章(四)

第三节做人的纲领如何做一个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好人,是我们让自己的人生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的第一个重要层次。印光大师是近代最伟大的佛教教育家,是中国近代佛教的著名高僧,也是中国净土宗的第十三代祖师。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