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念佛速证菩提心要(八)

观世音菩萨之耳根闻性观世音菩萨以耳根之反闻自性,自行化他。其机缘有三:一、以此方众生耳根最利,易于修证,如文殊云:此方真教体,清净在音闻。二、知佛密意,闻佛教示悟圆入一科中,已密示耳根为最优,故引古观

净土经论:念佛速证菩提心要(二)

缘起时值浊恶末世,去圣时遥,圣贤隐伏,邪法炽盛,众生之烦恼,无明、罪障,日益弥深。古云:痴云叆叆性天昏,识火交煎心鼎沸。业浪滔天之际,灾障日盛,正法日衰;我侪凡夫,福慧日浅,与佛陀正法,则愈益疏远,对

净土经论:歧路指归一 我们应该信什么教

印光大师 鉴定李德明 参定战德克 编述【问】现在各处的教门多极了,所印的善书也多极了,你又何必编这本小书呢?【答】我编这本书的意思,正是因为现在的教门太多,平常想信教的人,往往不会选择,不知道究竟信那

净土经论:了然法师:入香光室(一)

了然法师著弟子徐慧觉编订刊行入香光室发刊序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二语乃古昔圣贤彻证唯心圆彰自性者大慈悲心极力阐发教人深入唯心自性之切要语也。既举唯心自性何以不说唯心华藏自性毗卢。又不说唯心灵鹫自性释迦。再不

净土经论:安乐集 卷下

第四大门中,有三番料简:第一、依中国三藏法师,并此土大德等,皆共详审圣教,叹归净土,今以劝依。第二、据此经宗,及余大乘诸部,凡圣修入,多明念佛三昧以为要门。第三、问答解释,显念佛者得种种功能利益不可思

净土经论:贤劫经卷第五(二)

十种力品第十五佛告喜王菩萨。何谓有处无处深浅远近度无极有六事。从其处所逮得审谛了其本末。是曰布施。所可识知解三界空等无有异。是曰持戒。诸所晓了悉以分别。而得普入仁和之地。是曰忍辱。其弘誓行至德之业强而

净土经论:了然法师:入香光室(五)

入香光室下集灵岩一行佛七开示录欲入三昧果海当先知恩报恩凡我等念佛行人欲入阿弥陀佛三昧果海当先知恩报恩。若能知恩报恩而正念佛时则与阿弥陀佛三昧果海顿觉亲切。随时忆念立即现前。一念现前了知自身本在阿弥陀佛

净土经论:了然法师:入香光室(六)

附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佛言善男子善女人欲入一行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身正向。能于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中能见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何以故。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亦与诸佛功德无二。不

净土经论:念佛速证菩提心要(五)

欲取妙菩提本科乃信门也。欲者:发心乐欲也。妙菩提者: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曰无上菩提是也。佛法修行之因果修证,诸善男子善女人,发无上心,即有成佛资格。发无上心者,非有大善根莫可。然发心,先也。行人必先

净土经论:安乐集 卷上

此《安乐集》一部之内,总有十二大门;皆引经论证明,劝信求往。今先就第一大门内,文义虽众,略作九门料简,然后造文。第一、明教兴所由,约时被机,劝归净土。第二、据诸部大乘,显说听方轨。第三、据大乘圣教,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