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佛法的重点在哪里?念佛法门要注意什么问题?慧律法师答:诸位,佛法不是什么法门的问题,法法是平等的,念佛也好,诵经也好,持咒也好,拜忏也好,任何的法会也好,问题在于解决我们生命的迷茫,就是破除无明,
释性宜东林寺位于震旦隐逸文化名山庐山西北麓,乃中国净土宗发祥地,开山祖师慧远大师结白莲社,六时行道,亦以茶道辅翼念佛三昧。茶乃造化之神物,具实用、高雅与玄道等内蕴。自赵州禅师一句吃茶去,禅茶遂尔兴闻于
净宗典籍的翻译,始于安世高与支娄迦谶两大译经师。安世高本是安息国太子,让国位与叔父,出家修道,博通经藏。东汉桓帝建和初(公元179年)来洛阳。二十年间详出176部经卷,多属小乘,间译大乘经。支娄迦谶,
题跋一律日日正对著太阳而话说夕阳,金桴击动大鼓时音声逢逢作向,永明禅师解释禅净的疑惑欣喜重新获得开解,天如则老弘扬禅宗之意旨所幸被记载弘扬。法界的千华开于阿弥陀佛国,无生的一曲演奏于摩尼如意珠王。楚石
序言:《太上感应篇》是非常重要的一篇文章,被誉为古今第一善书。李昌龄著,历代刊印传播者众多,到明清时期达到高峰。旨在劝善,简称《感应篇》,内容融合了较多的传统民族思想,树立了人在世上的正确形象,许多内
色空相即。以色夺空,则空泯;以空夺色,则色泯。互夺两亡,自他俱泯。此即双遮二边也。合之则遮照同时,全归中道实相妙理。无奈此理,小乘之人,权教菩萨,未尽明了。故观自在菩萨特告舍利子,指示修学甚深般若法门
天乐相迎惟恭和灵岿虽然是身著坏色衣的出家人,但行为浪漫,不务正道,称得起是一对马漏和尚!惟恭在未出家前也曾读过几年儒书,后来不知为了甚么原因,忽然跑到荆州法性寺去出家当起和尚来了。按理说,既做了和尚,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空缘觉法界。法界有十,六凡之外,尚有四圣。四圣者:佛法界,菩萨法界,辟支佛法界(亦云缘觉法界),阿罗汉法界(亦云声闻法界);此缘觉法界。缘觉者:顺逆观察十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大」:什麽叫大?这是对小而言大,可是这个大是大而无外的大,没有再比它大的。这个「大」就是一个法的体,也就是我们众生的佛性。这是大而无外,小而无内,它是尽虚空遍法界的。所以才说大势
这个问题在现前社会,无论是在外国、中国,都非常普遍。我们也曾经在讲席里头说过多次,这个罪过非常重。佛在经上常常告诉我们,一家人过去的缘分都很深,佛说有四种深厚的因缘,才会成为一家人。这四种,第一种是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