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净土经论:菩萨为鬼妻所迷

菩萨年刚十六岁就治学宏深,精通众多经典了。他感慨地说:世上一切万事万物,只有佛经最真实最美妙了。我内心常怀经典教义,这一辈子便平平安安了。有一天,他母亲对他说:孩子,你也不小了,我为你找个妻子吧,成家

净土经论:净土法门的实修与检非

台湾法藏法师开示这一讲要离开理论进一步讨论实修的总问题,上一讲讲了很多有关正、助行的事情,但那是就理论上来说的。在真正实修当中,会有种种杂音、种种说法来影响我们。有一些说法并不是净土法门所要求的,它会

净土经论:好名

人知好利之害,而不知好名之为害尤甚。所以不知者,利之害粗而易见,名之害细而难知也。故稍知自好者,便能轻利;至于名,非大贤大智不能免也。思立名则故为诡异之行,思保名则曲为遮掩之计,终身役役于名之不暇,而

净土经论:祸淫案

祸淫案◎李登。年十八为解元。后五十不第。诣叶法师师间故。师以叩文昌帝君。帝君命吏持籍示曰。李登生时。上帝赐玉印。十八发解。十九作状元。五十二位右相。缘得举后。私窥邻女。事虽不谐。而系其父于狱。以此迟十

净土经论:佛教中放生的深远意义

一切众生,佛性相同。放生是要我们在生活中以慈悲心去帮助身边的众生,让他们离苦得乐。在一个国家,衡量一个人的道德水准,那就要看他对待动物的标准。对一切众生能够平等地爱护,才能证明一个人有好的德行。一切众

净土经论:倓虚大师《念佛论》

佛法发源于印度,流传于中国,乃至世界各国。其目的无非令人觉悟自心,离苦得乐。盖「佛者」觉义,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又佛以慈悲为本,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故。佛出世后,说法四十九年,经后人结集起来,成三藏十二

净土经论:星云大师:几个最有效的念佛方法

一、要欢欢喜喜的念念佛目的在求生西方极乐,我们要臆想此去极乐世界莲华化生,不再有生老病死的痛苦;住的是黄金铺地、七宝装饰的亭台楼阁;相处的人是诸上善人等大善知识,可以互相切磋请益,并且能够亲聆弥陀说法

净土经论:行品第二

佛告颰陀和菩萨。若有菩萨所念现在。定意向十方佛。若有定意。一切得菩萨高行。何等为定意。从念佛因缘。向佛念意不乱。从得黠不舍精进。与善知识共行空。除睡眠。不聚会。避恶知识近善知识。不乱精进。饭知足。不贪

净土经论:念佛不专一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分斋。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主为官司所勾摄,堂中第一座,集众救护,众以为持诵也,亦高声念佛而已。些二事,迥出常情,有大人作略,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