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云,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盖佛所言无实者,即指如来所证菩提果中,本来万德圆融,具足一一庄严。虽具一一庄严,而当体了无所得,[色不异空]非同人天凡夫有漏福德也。所言无虚者,
诸佛如来,为一大事因缘出现世间,无非欲令众生,开佛知见,入佛知见,住佛知见也。所谓入佛知见者,即入如来圆融无碍大乘般若真实理性也。何以故,皆因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以古今
净土法门,原来有事有理。识者知其全事即理,全理即事。事理融通,方圆无碍。何以故。其事虽方,其理极圆。圆中有方,方外有圆。圆不碍方,方不碍圆。不识者,只知有方,不知有圆。所言只知有方,不知有圆者,皆因只
民国三十七年冬,无锡某居士,特来见访,乃瞻拜舍利。拜毕问曰,弟子久怀疑惑自莫能决。所疑者何。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弥陀经云,极乐国土,七宝庄严。按此二经,皆是佛说。彼此相反。终不明了。请师解释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苾刍言。时毗婆尸佛既成道已。即作是念。我于何处先应说法利益有情。谛观思惟。满度摩王所都大城。人民炽盛机缘纯熟。作是念已。即从座起整衣
西天译经三藏朝散大夫试鸿胪卿传教大师臣法天奉诏译尔时佛告诸苾刍。于过去劫有大国王。名满度摩。有一太子名毗婆尸。久处深宫思欲出游。告御车人瑜誐言。与我如法安置车马。今欲出外游观园林。瑜誐闻已即往厩中。安
三、下品往生(一)下品上生1、往生前的因行《观经》云:下品上生者,或有众生,作众恶业,虽不诽谤方等经典,如此愚人,多造恶法,无有惭愧。(1)造有众多恶业。(2)不诽谤大乘方等经典。(3)愚痴而造恶,无
第二节祖师教诫临终大要中国历代净土宗祖师都特别重视临终关怀和临终助念。现在,我们着重学习善导大师和印光大师对临终大要的教诫。一、善导大师的《答往生念佛文》净土宗二祖善导大师的《答往生念佛文》,全面开示
四、特殊情形的处理(一)神识昏乱临终若神识昏乱,可用棉花蘸大悲水涂嘴唇,即可令神识清明。还有以大悲米汤或以大悲咒加持之香灰冲水饮用的。现今虽然矿泉水盛行,但以大悲咒加持清净、无虫之水即可成为大悲水。我
二、中品往生(一)中品上生1、往生前的因行《观经》云:中品上生者,若有众生,受持五戒,持八关戒斋,修行诸戒,不造五逆,无众过患。以此善根,回向愿求生于西方极乐世界。(1)受持五戒,守一日一夜的八关斋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