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土疑辨序豫章微休居士陈所蕴撰莲池禅师作淨土疑辨。摧慢幢破痴网如闇得灯。如贫得宝。真渡苦海之慈航哉。即天台永明之论未有苦此之精切而着明者也。修淨土者最宜服膺。或疑。未后戒彼恣意妄谈。贻苦报于无尽。其言
净土资粮(附:谷响集) 作者:黄念祖附录:当代往生记实等十例(一)定禅法师往生记实苏州灵岩山寺定禅法师,江西东乡人,俗名饶志平。幼小出家,即来灵岩山,为了然、德森二位老法师护关多年。深得念佛功夫。师一
一、 中国净土宗的形成与念佛法门的流行净土思想渊源於印度。东汉时净土经典开始传入中国,支娄迦谶译出《无量寿清净平等觉经》、《般舟三昧经》等,以後竺法护又译《弥勒菩萨所问经》,《佛说弥勒下生经》,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尔时净饭王来诣佛所,头面礼足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欲所请求,以自济度,惟愿世尊,哀詶我志。佛言,可得之愿,随王所求。王白佛言,世尊已为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制戒轻重。唯愿如来
罽宾国沙门佛陀波利奉绍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大菩萨万二千人俱,及诸天龙八部、鬼神、人非人等,共会说法。尔时世尊,于其面门,以佛神力,放种种光,其光五色,青黄
净土玄门灵峰蕅益大师著录法海观澜卷第五狮山净业学人会性敬辑大方广佛华严经第十六卷云:宁受地狱苦,得闻诸佛名;不受无量乐,而不闻佛名。所以在往昔,无数劫受苦,流转生死中,不闻佛名故。又云:若见如来者,为
唐西天竺沙门伽梵达摩译御制大悲总持经咒序朕闻观自在菩萨誓愿。入微尘国土。拯拔一切有情。离诸苦趣。故说是无量功德总持经咒。世间善男子善女人。一切众生秉心至诚持诵。佩服此经咒者。种种恶趣。种种苦害。咸相远
宋时一乞儿,二岁失怙恃,不知己姓名,依一老乞丐钱姓养育。及老丐卒,乞儿年渐长成。欲耕田,则无片土;欲贸易,则少赀本;为僧,和尚不招;佣工,人家不请。;学艺无门,进退无路。没奈何,仍复沿门求食。心常不安
第六讲今天咱们就拿《无量寿经》中的一个最主要的问题来作讨论,这个问题就是我们所共同赞叹、学习的阿弥陀佛的大愿。一切法门中,净土法门是最容易的了,别的修行法门都是难行道,只有净土法门是易行道,修行起来容
观经正宗分定善义卷第三沙门善导集记从此已下次辩正宗。即有其十六。还就一一观中。对文料简。不劳预显。今定立正宗与诸师不同。今直以就法定者。从日观初句下至下品下生已来是其正宗。从日观已上虽有多义不同。看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