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复白第十王子软心言,乃至发心亦复如是。王子所愿皆如阿閦菩萨所愿,白佛言:世尊,若我所愿成就得己利者,令一切众生悉得思惟诸佛境界,
第十卷 悲华经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三佛告寂意菩萨:“善男子,其后复过无量无边阿僧祇劫,此界转名选择诸恶,尔时大劫名善等盖,世亦五浊。东方去此五十四天下,彼阎浮提名卢婆罗,以愿力故生于彼中作转轮圣王,主四天
第四卷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二善男子,尔时宝海梵志,白第四王子能伽奴言,乃至发愿亦复如是。尔时,佛告阿伽那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行菩萨道时,以金刚慧破无量无边众生诸烦恼山,大作佛事,然后乃成
第六卷 悲华经诸菩萨本受记品第四之四尔时,五人即至佛所,以所得物供养世尊及比丘僧。供养已,复白佛言:世尊,唯愿如来授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令于贤劫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善男子,尔时宝藏如来即与五人授
第一卷 六度集经布施度无极第一上凡十章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国鹞山中。时与五百应仪。菩萨千人共坐。中有菩萨名阿泥察。佛说经道。常靖心恻听。寂然无念。意定在经。众祐知之。为说菩萨六度无极难逮高行。疾得为佛
第九卷 悲华经檀波罗蜜品第五之二“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助菩提法清净之门?善男子,布施即是助菩提法,化众生故;持戒即是助菩提法,具足善愿故;忍辱即是助菩提法,具足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故;精进即是助菩提
第七卷 悲华经诸菩萨本授记品第四之五世尊,我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已,一音说法,或有众生学声闻乘,闻佛说法即得知声闻法藏;或有修学辟支佛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于辟支佛法;或有修学无上大乘,闻佛说法便得解了大
第三卷 悲华经大施品第三之二佛复告寂意:“善男子,尔时梵志复作是念:若我当来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愿成就得己利者,次当教化大梵天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时梵天王即知梵志心之所念,到梵志所,作如是
第六卷 六度集经精进度无极第四凡十九章精进度无极者。厥则云何。精存道奥。进之无怠。卧坐行步。喘息不替。其目仿佛。恒睹诸佛灵像变化立己前矣。厥耳听声。恒闻正真垂诲德音。鼻为道香。口为道言。手供道事。足蹈
第八卷 添品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四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