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卷 大般涅槃经师子吼菩萨品第十一之六“善男子,若有不能作如是观,名不修身。“不修戒者,善男子,若不能观,戒是一切善法梯橙,亦是一切善法根本;如地悉是一切树木所生之本,是诸善根之导首也;如彼商主
第十三卷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第七之三佛告迦葉:“善哉!善哉!善男子,善能咨问如来是义。善男子,一切众生,于下苦中,横生乐想,是故我今所说苦相与本不异。”尔时,迦葉菩萨白佛言:“如佛所说,于下苦中生乐想者
第二十卷 南本大般涅槃经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品第二十二之二尔时,光明遍照高贵德王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若犯重禁、谤方等经、作五逆罪、一阐提等有佛性者,是等云何复堕地狱?世尊,若使是等有佛性者,云何
第十六卷 大般涅槃经梵行品第八之三“复次,善男子,舍卫城中,有婆罗门女,姓婆私咤,唯有一子,爱之甚重,遇病命终。尔时,女人愁毒入心,狂乱失性,裸身无耻,游行四衢,啼哭失声,唱言:子!子!汝何处去?周遍
第九卷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六“复次,善男子,譬如有人见月不现,皆言月没而作没想,而此月性实无没也;转现他方,彼处众生复谓月出,而此月性实无出也。何以故?以须弥山障故不现,其月常生,性无出没。如来
第四卷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一佛复告迦葉:“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分别开示大般涅槃,有四相义。何等为四?一者、自正,二者、正他,三者、能随问答,四者、善解因缘义。“云何自正?若佛如来见诸因缘而有所说,
第十一卷 大般涅槃经一切大众所问品第五之二尔时,佛告文殊师利:“有因缘故,如来于此说有余义。又有因缘,诸佛如来而说是法。时王舍城有一女人,名曰善贤,还父母家,因至我所,归依于我及法、众僧,而作是言:一
第六卷 大般涅槃经如来性品第四之三“善男子,是大涅槃微妙经中,有四种人,能护正法,建立正法,忆念正法,能多利益怜愍世间,为世间依,安乐人天。何等为四?有人出世,具烦恼性,是名第一;须陀洹人、斯陀含,人
第十二卷 大般涅槃经圣行品第七之二“复次,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圣行者,观察是身,从头至足,其中唯有发毛爪齿、不净垢秽、皮肉筋骨、脾肾心肺、肝胆肠胃、生熟二藏、大小便利、涕唾目泪、肪膏脑膜、骨髓脓血、脑胲
第十七卷 大般涅槃经梵行品第八之四“复次,善男子,法无碍者,菩萨摩诃萨善知字持而不忘失。所谓持者,如地、如山、如眼、如云、如人、如母,一切诸法亦复如是。义无碍者,菩萨虽知诸法名字而不知义,得义无碍则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