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1197部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 - 乾隆大藏经

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无量寿经优波提舍愿生偈世尊我一心归命尽十方无碍光如来愿生安乐国我依修多罗真实功德相说愿偈总持与佛教相应观彼世界相胜过三界道究竟如虚空广大无边际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净光明满足如镜日月轮备

第四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问曰。云何于诸世间心不疲惓。答曰。于见道时离身见等疲惓因故。此明何义。以诸凡夫取我相故。为生死等种种诸苦之所逼恼。于世间中生疲惓心。诸菩萨等见法体时。皆悉远离着我相等。是故菩萨

第三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问曰。何故名他。答曰。非自命故。问曰。以何义故自断命者不得罪报。答曰。以无可杀杀者故。此明何义。若有他人是可杀者。能杀生人得杀生罪。以自杀者无可杀境即更无杀者。以无杀者故。自断

第六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问曰。应说回向义及说方便义。云何回向义。云何方便义。答曰。若回余处善根功德向佛菩提。是名回向。又依佛菩提起修行心。无量种门于一切时于一切处集诸善根。为欲证得一切种智。依于世谛境

第五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三云何灭谛。谓相故甚深故世俗故。胜义故不圆满故圆满故无庄严故。有庄严故。有余故。无余故。最胜故。差别故分别灭谛。何等相故。谓真如圣道烦恼不生。若灭依若能灭若灭

第一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并诸菩萨摩诃萨十千人等。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膝着地。合掌向佛白佛言。世尊。我今欲以少法问于如

第七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问曰。说无明因缘以为初因缘。若如是者。十二因缘则为有始。何以故。以无明前更不说有余因缘故。于诸世间有为法中。以彼无明为最初故。答曰。以生烦恼业迭共因缘故。此义云何。从生生烦恼。

第1193部 王法正理论 - 乾隆大藏经

王法正理论如佛世尊为出爱王所说经言。彼王一时往诣佛所顶礼佛足。白言。世尊。有一沙门若婆罗门来至我所。以不真实过失现前呵谏于我。我于尔时。其心不生悔恼忧戚。何以故。观此过失。于我自身都不见故。又有沙门若

第五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问曰。何故不说作不作相无作相。决定何业中有何业中无。答曰。唯除邪淫。余六业道中悉皆不定。此义云何。若自作者成就作业及无作业。若使他作唯有不作不得有作。于邪淫中决定有作。不得有不

第1194部 瑜伽师地论释 - 乾隆大藏经

瑜伽师地论释本地分中五识相应地之一敬礼天人大觉尊福德智慧皆圆满无上文义真妙法正知受学圣贤众稽首无胜大慈氏普为利乐诸有情广采众经真要义略说五分瑜伽者归命法流妙定力发起无著功德名能于圣者无胜海引出最极法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