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般若灯论释观染染者品第六复次一切法空。何以故。彼染染者。嗔嗔者等。本无自性。欲使了知无自性义。有此品起。有人言。第一义中有阴入界。何以故。婆伽婆说彼为染污过恶因故。若此非有。佛则不说彼为染因。
第一卷 摄大乘论摄大乘论序陈沙门慧愷撰夫至道弘旷。无思不洽。大悲平等。诱进靡穷。德被含生。理非偏漏。但迷涂易久。沦惑难息。若先谈出世。则疑性莫启。故设教立方。各随性欲。唐虞之前。图谍简少。姬周以后。经
第九卷 大庄严论经(五一)复次嗔恚因缘佛不能谏。是故智者应断嗔恚。我昔曾闻。拘睒弥比丘以斗诤故分为二部。缘其斗诤各竞道理经历多时。尔时世尊无上大悲。以相轮手制诸比丘。即说偈言。比丘莫斗诤斗诤多破败竞胜
第二卷 摄大乘论应知胜相品第二之二若唯识似尘显现依止。说名依他性。云何成依他。何因缘说名依他。从自熏习种子生故。系属因缘不得自在。若生无有功能过一刹那得自住故。说名依他。若分别性依他实无所有似尘显现。
第十四卷 大庄严论经(六八)复次佛出于世最是希有。虽是女人诸重结使犹得解脱。我昔曾闻。佛之姨母瞿昙弥比丘尼。将入涅槃时。种种庄严欲令胜妙。尔时世尊四众围绕在大众中啑。时瞿昙弥比丘尼闻佛啑声。以其养佛爱
第四卷 摄大乘论无著菩萨造元魏天竺沙门佛陀扇多译大乘阿毗昙经中。对如来前为欲显发大乘义故。善住菩萨说。所谓依大乘经。明诸佛如来有十种胜妙胜语。何等为十。一者智依胜妙胜语。二者智相胜妙胜语。三者入智相胜
第三卷 摄大乘论入因果修差别胜相品第五如此已说入因果胜相。云何应知入因果修差别。由十种菩萨地。何者为十。一欢喜地。二无垢地。三明焰地。四烧然地。五难胜地。六现前地。七远行地。八不动地。九善慧地。十法云
第八卷 大庄严论经(四五)复次治身心病唯有佛语。是故应勤听于说法。我昔曾闻。汉地王子眼中生瞙遍覆其目。遂至闇冥无所睹见。种种疗治不能瘳除。时竺叉尸罗国有诸商估来诣汉土。时汉国王问估客言。我子患目。尔等
第六卷 大庄严论经(三一)复次有实功德堪受供养。无实功德不堪受人信心供养。我昔曾闻。拘沙种中有王名真檀迦腻吒。讨东天竺。既平定已威势赫振福利具足。还向本国。于其中路有平博处。于中止宿。尔时彼王心所爱乐
第三卷 大庄严论经(一一)复次若有弟子。能坚持戒为人宗仰。一切世人并敬其师。我昔曾闻。有诸比丘旷野中行。为贼剽掠剥脱衣裳。时此群贼惧诸比丘往告聚落尽欲杀害。贼中一人先曾出家。语同伴言。今者何为尽欲杀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