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菩提资粮论今于诸佛所合掌而顶敬我当如教说佛菩提资粮佛者。于一切所应知中得觉。此为佛义。如所应知而知故。又于无智睡眠中觉故。觉者。觉寤为义。以离无智睡故。又诸释梵等不觉此觉。唯是名声普遍三界者。
第十三卷 十住毗婆沙论分别声闻辟支佛品第二十九问曰。是十善业道。但是生人天因缘。更有余利益耶。答曰有。所有声闻乘辟支佛大乘皆以十善道而为大利益凡出生死因缘唯有三乘。声闻辟支佛大乘。是三乘皆以十善道为大
第五卷 大庄严论经(二三)复次若人亲近有智善友。能令身心内外俱净。斯则名为真善丈夫。我昔曾闻。有一比丘次第乞食至大婆罗门家。时彼家中遇比丘已。屋栋摧折打破水瓮。牸牛绝靷四向驰走。时婆罗门即作是言。斯何
第六卷 菩提资粮论问云何修习答。四神足为根欲进心思惟四无量住持谓慈悲喜舍于此四无量中。习近多作已。得心堪能。得心堪能已。便入初禅那。如是第二。如是第三。如是第四。彼得禅那已得身心轻。彼以身心轻具足故。
第二卷 菩提资粮论问已解释忍波罗蜜。今应说精进波罗蜜。答勇健体相。勇健作业等。是为精进。于中诸菩萨等。从初发心乃至究竟觉场。建立一切菩提分相应身口意善业。此名精进波罗蜜。又复若与诸凡夫及学无学声闻独觉
第一卷 大庄严论经前礼最胜尊离欲迈三有亦敬一切智甘露微妙法并及八辈众无垢清净僧富那胁比丘弥织诸论师萨婆室婆众牛王正道者是等诸论师我等皆敬顺我今当次说显示庄严论闻者得满足众善从是生可归不可归可供不可供于
第十二卷 十住毗婆沙论略行品第二十七菩萨欢喜地今已略说竟菩萨住是中多作阎浮王常离悭贪垢不失三宝念心常愿作佛救护诸众生初地名欢喜。已略说竟。诸佛法无量无边是地为本。若广说亦无量无边。是故言略说。菩萨住是
第十卷 十住毗婆沙论四十不共法中善知不定品第二十三善知不定法者。诸法未生未出未成未定未分别。是中如来智慧得力。如佛分别业经中说。佛告阿难。有人身行善业。口行善业。意行善业。是人命终而堕地狱。有人身行恶
第四卷 菩提资粮论问若如是者。百须弥量福聚无有故。亦无一人能得菩提。答。虽作小福德此亦有方便于诸众生所应悉起攀缘若此菩萨虽作小福。以有方便成大福聚。或以饮食舍与众生。或以华香鬘等奉如来像。彼诸福德。于
第十四卷 十住毗婆沙论护戒品第三十二是菩萨如是行诸善道。于善不善道总相及别相各各分别知有二种果报十善业道总相果报者。若生天上若生人中。别相果报者。离杀生善行。有二种果报。一者长寿。二者少病。离劫盗善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