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九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九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四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又所缘能缘平等平等智为其相。由此通达所取能取无性真如故

第十四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四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二复次无诤者。谓依止静虑于防护他所应起烦恼住具足中。若定若慧及彼相应诸心心法。所以者何。住无诤者若欲往诣一切有情所应见处。先于自所住处以愿智力观彼有情。为

第七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二随烦恼者。谓所有诸烦恼皆是随烦恼。有随烦恼非烦恼。谓除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一切心法。此复云何。谓除贪等六烦恼。所余染污行蕴所摄忿等诸心法。又贪嗔痴名随烦恼

第三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复次蕴界处广分别云何嗢拖南曰。实有性等所知等色等漏等已生等过去世等诸缘等云何几种为何义问蕴界处中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答谓不待名言此余根

第五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五等无间缘者。谓中无间隔。等无间故。同分异分心心法生。等无间故。是等无间缘义。中无间隔等无间者。不必刹那中无间隔。虽隔刹那。但于中间无异心隔。亦名中无间隔

第四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四云何不善。几是不善。为何义故观不善耶谓自性故相属故随逐故发起故第一义故生得故方便故现前供养故损害故引摄故所治故障碍故。是不善义。五蕴十界四处一分是不善。

第一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一诸会真净究竟理超圣行海升彼岸证得一切法自在善权化导不思议无量希有胜功德自他并利所依止敬礼如是大觉尊无等妙法诸圣众敬礼开演本论师亲承圣旨分别者由悟契经及解

第六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一复次略说决择有四种。谓谛决择法决择得决择论议决择。谛决择复有四种。谓依苦集灭道四圣谛说。苦谛云何。谓有情生及生所依处。即有情世间器世间。如其次第若生若生处

第十三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三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一云何得决择。略说有二种。谓建立补特伽罗。建立现观。前为能证。后是所证。补特伽罗虽非实有。由四种缘是故建立。谓言说易故。顺世间故。离怖畏故。显示自他具德失

第八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八卷 大乘阿毗达磨杂集论决择分中谛品第一之三复次业差别有三种。谓律仪业。不律仪业。非律仪非不律仪业。律仪业复有三种。谓别解脱律仪所摄。静虑律仪所摄。无漏律仪所摄。别解脱律仪所摄业者。即是七众所受律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