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十四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四卷 显扬圣教论成善巧品第三复次于此论体九事等中应善了知七种善巧。何等为七。颂曰。于诸蕴界处及众缘起法处非处根谛善巧事应知论曰。住正法者。应善了达如是七种善巧之事。问何故唯立七种善巧。答世间愚夫多

第六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显扬圣教论摄净义品第二之二论曰。如是广说世俗谛已。胜义谛云何。颂曰。五三法真实彼复四应知及四种寻思四种如实智论曰。五法者。一相二名三分别四真如五正智。相者。若略说。谓一切言说所依处。名者。谓于

第1167部 观所缘缘论 - 乾隆大藏经

观所缘缘论诸有欲令眼等五识。以外色作所缘缘者。或执极微许有实体。能生识故或执和合。以识生时带彼相故。二俱非理。所以者何。极微于五识设缘非所缘彼相识无故犹如眼根等所缘缘者。谓能缘识带彼相起及有实体。令能

第七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显扬圣教论摄净义品第二之三论曰。学十二种分别者。一差别分别。二生起分别。三转异分别。四能治所治分别。五能引胜生定胜分别。六顺法分别。七补特伽罗分别。八下中上分别。九瑜伽分别。十作意分别。十一引

第1166部 无相思尘论 - 乾隆大藏经

无相思尘论若说邻虚是根本因不似起故非境如根识似聚起不从彼生聚无有体譬如二月由此二义外物非尘有说邻虚聚成万物识似彼起故立为尘邻虚体相若是实有识不似故非境如尘邻虚若尘则识无别若言相异则识不同异相在假故体非

第十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卷 显扬圣教论摄净义品第二之六复次计诸极微常住论者。我今问汝。随汝意答。汝为观察已计极微常。为不观察计彼常耶。若不观察者。离慧观察而定计常。不应道理。若言已观察者。违诸量故。不应道理。又汝何所欲。

第十五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五卷 显扬圣教论成苦品第五如是成立无常相已。云何成立苦相。颂曰。生为欲离因灭生和合欲倒无倒厌离彼因为苦相论曰。若法生时为远离欲因。若法灭时为和合欲因。若不了知是颠倒因。若善通达是无倒因。于一切时生

第1168部 观所缘缘论释 - 乾隆大藏经

观所缘缘论释若言能令毒智人为令其慧极明了及为消除于罪恶稽首敬已观其义论曰。诸许眼等识者。于所弃事。及所收事。或舍或取。是观察果故。所舍事体。及颠倒因。是所显示。此中等言。谓摄他许。依其色根五种之识。由

第十七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七卷 显扬圣教论成现观品第八之余论曰。如是已得暖等善根。当知从此入于现观。颂曰。从此无加行解脱智三心一百一十二烦恼断十摄论曰。从此无间无有加行。解脱见道所断随眠三心智生。一内遣有情假缘智。二内遣诸

第一卷 显扬圣教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显扬圣教论此论一部总二十卷。乃是瑜伽师地论之枢要也。摄事品第一之一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至诚先赞礼稽首次敬大慈尊将绍种智法王位无依世间所归趣宣说瑜伽师地者昔我无著从彼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