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圣教论颂摄事品第一善逝善说妙三身无畏无流证教法上乘真实牟尼子我今至诚先赞礼稽首次敬大慈尊将绍种智法王位无依世间所归趣宣说瑜伽师地者昔我无著从彼闻今当错综地中要显扬圣教慈悲故文约义周而易晓摄事净义成
第二卷 弥勒菩萨所问经论问曰。以何义故名不退转。答曰。以诸菩萨证得初地毕定因故。乃至未得成佛以来。常以深心如实修行。次第增长菩提之心。彼所治法不能障故名不退转。问曰。复以何义。名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
第六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决择分中法品第二云何法决择。法者。谓十二分圣教。何者十二。一契经。二应颂。三记莂。四讽颂。五自说。六缘起。七譬喻。八本事。九本生。十方广。十一希法。十二论议。何等契经。谓以长行
第三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三云何缘。几是缘。为何义故观缘耶。谓因故等无间故所缘故增上故。是缘义。一切是缘。为舍执着我为因法故。观察缘何等因缘。谓阿赖耶识及善习气。又自性故差别故助伴故
第七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决择分中得品第三之二云何建立现观。略有十种。谓法现观。义现观。真现观。后现观。宝现观。不行现观。究竟现观。声闻现观。独觉现观。菩萨现观。何等法现观。谓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净信
第十卷 广百论释论教诫弟子品第八复次正论已立邪道伏膺。于密义中尚余微滞。以净理教。重显真宗。遣彼余疑。故说颂曰。由少因缘故疑空谓不空依前诸品中理教应重遣论曰。虽一切法本性皆空。而初学徒未能见故。追爱妄
第二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二复次蕴界处广分别云何。嗢柁南曰。实有性等所知等色等漏等已生等过去世等诸缘等云何几种为何义蕴界处中云何实有。几是实有。为何义故观实有耶。谓不待名言此余根境。
第一卷 大乘阿毗达磨集论本事分中三法品第一之一本事与决择是各有四种三法摄应成谛法得论议几何因取相建立与次第义喻广分别集总颂应知蕴界处各有几。蕴有五。谓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界有十八。谓眼界色界眼识界。
第六卷 广百论释论破见品第四复次若如所言诸法性相世俗事有胜义理空。如来于中智见无碍。言音辩了巧悟他心。如何世间犹为种种妄见所魅诤论纷纭。由能闻者有过失故。何者名为闻者过失。谓贪己见。不求胜解。于善恶说
第四卷 广百论释论破时品第三之一复次有作是言。如说已灭未生无体。其理不然。诸有为法前后两际作用虽无而体恒有。分位别故三世不同。无必不生有定无灭。为破此义。故次颂曰。瓶等在未来即非有过现论曰。色等诸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