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四十六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六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菩提分品第十七之三复有四种法嗢拖南。诸佛菩萨欲令有情清净故说。何等为四。一切诸行皆是无常。是名第一法嗢拖南。一切诸行皆悉是苦。是名第二法嗢拖南。一切诸法皆

第四十四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四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供养亲近无量品第十六云何菩萨供养亲近修习无量。嗢拖南曰。供三宝亲善友修无量最为后云何菩萨于如来所供养如来。当知供养略有十种。一设利罗供养。二制多供养。三现

第四十二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二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三云何菩萨难行戒。当知此戒略有三种。谓诸菩萨现在具足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弃舍如是大财大族自在增上。受持菩萨净戒律仪。是名菩萨第一难行戒。又诸菩萨受

第五十三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十三卷 瑜伽师地论摄决择分中五识身相应地意地之三复次云何表业。谓略有三种。一染污。二善。三无记。若于身语意十不善业道。不离现行增上力故。所有身语表业。名染污表业。若即于彼誓受远离。所有身语表业。名

第四十七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七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菩萨相品第一云何真实诸菩萨相。嗢拖南曰。真实诸菩萨五种相应知自性依处果次第摄五转谓诸菩萨有五真实菩萨之相。若成就者堕菩萨数。何等为五。一者哀愍。二者

第四十八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八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第二持随法瑜伽处住品第四之二问增上戒住菩萨转时。当知何行何状何相。答若诸菩萨先于极欢喜住。由十种心意乐。已得意乐清净。何等为十。一者于一切师长尊重福田不行虚诳意乐。

第四十三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三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静虑品第十三云何菩萨静虑波罗蜜多。嗢拖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名略说静虑谓九种相静虑。名为菩萨静虑波罗蜜多。一者自性静虑。

第三十九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十九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施品第九复次菩萨次第圆满六波罗蜜多已。能证无上正等菩提。谓施波罗蜜多。戒波罗蜜多。忍波罗蜜多。精进波罗蜜多。静虑波罗蜜多。慧波罗蜜多。云何菩萨施波罗蜜多。

第四十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一云何菩萨戒波罗蜜多。嗢拖南曰。自性一切难一切门善士一切种遂求二世乐清净如是九种相是名略说戒谓九种相戒名为菩萨戒波罗蜜多。一自性戒。二一切戒。三难

第四十一卷 瑜伽师地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一卷 瑜伽师地论本地分中菩萨地初持瑜伽处戒品第十之二如是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有违犯及无违犯是染非染软中上品。应当了知。若诸菩萨安住菩萨净戒律仪。于日日中若于如来或为如来造制多所。若于正法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