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一卷 十地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十地经论十地经论序侍中崔光撰十地经者。盖是神觉之玄苑。灵慧之妙宅。亿善之基舆。万度之纲统。理包群藏之秘。义冠众典之奥。积渐心行。穷忍学之源。崇广住德。极道慧之府。所以厚集肇虑。朗成圆种。离怖首

第四卷 十地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十地经论离垢地第二论曰。菩萨如是已证正位依出世间道因清净戒说第二菩萨离垢地。此清净戒有二种净。一发起净。二自体净。发起净者说十种直心。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摩诃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已具足初地。欲

第五卷 十地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十地经论明地第三论曰。依第三明地差别有四分。一起厌行分。二厌行分。三厌分。四厌果分。起厌行者。谓十种深念心。厌行者。观一切行无常乃至未入禅。厌者四禅四空三摩跋提。厌果者。四无量等净深心应知。经

第九卷 十地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九卷 十地经论远行地第七论曰。第七地中。有五种相差别。一乐无作行对治差别。二彼障对治差别。三双行差别。四前上地胜差别。五彼果差别。云何乐无作行对治。经曰。尔时金刚藏菩萨言。诸佛子。若菩萨善具足六地行

第五卷 佛地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佛地经论经曰。又如圆镜周莹其面。于一切处为诸影像遍起依缘。如是如来大圆镜。智不断无量众行善莹。为诸智影遍起依缘。谓声闻乘诸智影像。独一觉乘诸智影像。无上大乘诸智影像。为欲令诸声闻乘人。依声闻乘

第十二卷 十地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二卷 十地经论法云地第十论曰。菩萨于九地中已作净佛国土及化众生。第十地中修行令智觉满足。此是胜故。此地中有八分差别。一方便作满足地分。二得三昧满足分。三得受位分。四入大尽分。五地释名分。六神通力无

第十二卷 大乘庄严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二卷 大乘庄严经论功德品第二十二释曰。已说菩萨诸觉分。次说菩萨诸功德。偈曰。舍身及胜位忍下亦长勤不味不分别六行说希有释曰。此偈显示行希有。檀行者。若能施自身命。则为希有。余非希有。戒行者。若能弃舍

第十一卷 大乘庄严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一卷 大乘庄严经论觉分品第二十一之二释曰。已说菩萨修习道分。次说菩萨修习止观。偈言。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正住法分别是名为观相释曰。安心于正定此即名为止者。谓心依正定而不见。心非无正定而立止故。是名

第四卷 大乘庄严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大乘庄严经论明信品第十一释曰。已说无上菩提随顺。菩提者所谓信。此信相今当说。偈曰。已生及未生正受及似受他力亦自力有迷亦不迷现前不现前听法及求义观察等十三分别于信相释曰。信相差别有十三种。一者已

第六卷 大乘庄严经论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大乘庄严经论弘法品第十三释曰。已说求法。次应以法为人演说。偈曰。难得复不坚愍苦恒喜施况以法利世增长亦无尽释曰。此偈先遮法悭。难得复不坚者。谓身命财。愍苦恒喜施者。菩萨尚能于一切时舍此三种不坚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