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在许多大乘的经典说∶每个人都有佛的本质,也都有证悟涅盘的能力,都能够成佛,也都可以生起和发挥佛力,化现佛陀的世界。皈依佛陀,具有导向善道,种植福田的利益。如果归依之後能够诚恳的发心圆成有如佛陀一样
摩诃梵语。此翻为大,又云平等。世间最大莫过虚空。金刚经云:“南西北方,四维上下虚空,可思量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所以灌溪道:“十方无壁落,四面亦无门,大道无边际,虚空难度量。”雪峰道:“仰望不见
潮州灵山大颠宝通禅师,石头希迁禅师之法嗣,生平不详。初参石头和尚。石头和尚问:“那(哪)个是汝心?”大颠禅师道:“见言语者是。”石头和尚大喝一声,将他赶出丈室。过了十多天,大颠禅师又来礼问石头和尚:“
一、缘起《心经》五十四句,二百六十七字,其文最简,其意最难晓,宝通和尚在修行中,次第入顿,证悟了心经,故而写文:《大颠和尚注心经》。海底金乌天上日,眼中童子面前人。宝通和尚的这句话,表示他已修成功了摩
为什么说“回向”,功德大“回”,就是把我们所有的功德,收回来。“向”,就是向外放。回向这种意义呢,对我们每位道友很重要,你一天到晚都可以回向。我说啊,磕一个头,功德就不少了!念一句佛号,把这一句佛号作
有十种行人,发心修禅不同,多堕在邪僻,不入禅波罗蜜法门。何等为十?一、为利养故,发心修禅,多属发地狱心。二、邪伪心生,为名闻称叹故,发心修禅,多属发鬼神心。三、为眷属故,发心修禅,多属发畜生心。四、为
唐代大颠宝通禅师(七三二至八二四),广东潮阳人,法号宝通,自号大颠和尚。据《潮州府志》记载,大历年中,大颠禅师与药山惟俨禅师一同在西山师事惠照禅师,受戒后,往南岳参谒石头希迁禅师,大悟宗旨,并得曹溪之
大颠(732-824),俗姓陈(或说姓杨),讳宝通,祖籍颖川。唐开元末年,出生于潮州。幼年时即志慕云林。大历中,与信丰人药山、惟俨同到潮阳城西郊的西岩,拜惠照和尚为师。惠照,《传灯录》称为神照。他精持
佛陀要出家人慈悲为怀,发菩提心行菩萨道,利己利彼普度众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塗苦,就连小小的昆虫蚂蚁都关爱,又如何不孝养自己的父母?出家人行孝的方式,主要是以修行来报答养育之恩,若父母生活困难,戒律也
(732~824)唐代僧。颖川人,俗姓陈(一说杨)。法号宝通,自号大颠和尚。据潮州府志载,大历年中,与药山惟俨并师事惠照于西山。复与之游南岳,参谒石头希迁,大悟宗旨,得曹溪之绪。于潮州西幽岭下创建灵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