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教居士:毛坤居士:佛教小常识

【一、寺、院、庵】寺,在古代本是朝庭机构的名称,如大理寺太常寺,又引申为官署。汉代设有鸿胪寺,用以招待四方宾客。后来佛教传入中国,从西域来的僧人渐多,遂在洛阳建白马寺,专供外来僧侣居住。这就是佛教僧人

佛教居士:安罗支:博士界的论辩

第一章 缘会有一天,伦敦学术界中心的学术研究会,正要开演说会的时候,一般素有研究科学、哲学、神学的各位大博士,个个笑容满面高视阔步的都前来集会,济济一堂,将要发表他们所研究的心得,互相来交换意见和讨论

佛教居士:云海天涯:苦行与无益苦行略论

苦行与无益苦行略论作者:云海天涯内容提要:本文借用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法相系统,从与阿含部经典相应的佛教义理的角度对苦行和无益苦行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从实际操作和哲理两个方面谨慎地把无益苦行从作为解脱道修

佛教居士:竹根:转世奇迹

(附)印度少女追溯前生土耳其亚达那地方有一个现年十一岁男孩子,他的名字叫做伊士迈,是一个被人杀害的中年男子阿比的再世,这个男孩子伊士迈,记得前世一切。故事开端是,当伊士迈一岁半时,有一天当他和他的父亲

佛教居士:觉慧普弘:觉慧普弘:法身

成佛就是证得真我本相,证得圆满法身,每个人都有法身,也就是说,每个人原本就是佛,法身就是本我的本来面目,大多数人的法身生来之时不显,需要在修行中显现,修行的越好,放的光越好,法身随着放光的优劣不同而不

佛教居士:王博谦: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仍不能超出尘凡。所以楞严经说:若不断淫,修禅定者,如蒸砂石,欲其成饭。又说:必使淫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但

佛教居士:朱镜宙:别云门后的第一封信

别云门后的第一封信朱镜宙老居士著节录自梦痕记别云门后,妙云师寄给我第一封信,有:云公老人怎样参话头的开示。不敢自秘,录之以公同好。这是别云门后第一次所透露的消息。是民国三十九年间事。老人开示参禅的道埋

佛教居士:观润:在生活中巧用佛法智慧消除烦恼

人生其实很像一趟旅行,跋山涉水的过程中一定有顺境也有逆境,有上坡也有下坡,有快乐也有痛苦。当逆境和痛苦出现的时候,一般人往往会把原因归之于外部的客观世界,我自己没有修学佛法之前也常常是这样看待问题的。

佛教居士:明如居士:生气与抱怨是事与愿违

事与愿违是一个成语,是指自己所作之事刚好与自己的愿望相反,不但不能让愿望达成,反而让愿望变得无法实现。与之意思相同的成语还有南辕北辙,是指自己的目的地在南方,出发时却向北方行走,结果越是行走,距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