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佛教居士:邹相:菩提心修法的七因果和自他相换

宗喀巴大师在《菩提道次第略论》的上士道菩提心修法中,讲到两种方法:七因果和自他相换。七因果即知母、 念恩、报恩、修慧、修悲、修增上意乐、 修菩提心,这些步骤既是层层递进的因果关系, 是修行大乘菩提心的

佛教居士:陈全忠:《佛说医喻经》译释

《佛说医喻经》译释陈全中闽南佛学前言佛教典籍汇编成丛书的称为《大藏経》,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含有哲学,文学、医学、逻辑学、历史,语言、艺术,天文,地理,历算、建筑和人体生命科学等方面的论著。其中有部分

佛教居士:战德克:信佛是消极厌世吗?

在很多中国人里,信仰佛教是消极、厌世的等义词,这其实是似是而非的论调。首先,我们不妨对消极下个简单的定义所谓消极是指不积极的从事某项工作,反过来就是积极。可见消极或积极的好或坏,必须看它所投射的方向。

佛教居士:余定熙:宇宙万有本体论

倓虚老法师序印顺老法师赞屈映光老居士序李炳南老居士序方伦老居士题前言一、般若义趣二、万法缘生三、诸法本寂四、自心本净五、自性本体六、无明不觉七、逆流觉照八、了幻非实九、心空境自空十、我空十一、法空十二

佛教居士:卢胤尧:易经能知命,佛经能改命

余幼承家训,研习中医学。自幼随家父习岐黄、采药草,弱冠之年开始研习易学,闲玩《易经》五载后,自知命运诸多坎坷,灾运、痛苦、失败、负债、情变,一一如命中显现,时常预知灾祸,竟无法避免,心中疑问渐多,立志

佛教居士:王恩洋:人生哲学与佛学

动物恃本能而生活。蚕之作茧,蜂之酿蜜,蜘蛛之结网,皆生而能之,不待学也;人则不然,自营巢筑室至农工商贾,莫不由学。学愈进,则其生活亦安定而丰富。故人生必须学也。学之种类大别有二:一者自然之模仿,二者有

林清玄:唯我独尊

每当我们拜访佛寺时,总是见到许多佛像以打坐的姿势端坐着,而即使是以立姿站着,也不会像基督徒一样向天仰望,好像期待什么似的。大凡是佛,总是反观自己,不向外求。佛徒的信心不向外觅,只向内看。这是日本禅学大

林清玄:心灵的影子

我相信命理,但我不相信在床脚钉四个铜钱就可以保证婚姻幸运,白首偕老。我相信风水,但我不相信挂一个风铃、摆一个鱼缸就可以使人财运亨通、官禄无碍。我相信人与环境中有一些神秘的对应关系,但我不相信一个人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