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紫云居士:藏传佛画图说

藏传佛画图说药师山紫云居士前言笔者参观藏传佛教寺院时,发现入门的两侧,经常有此四张图片,我们也请小jia华喇嘛为大家解说,下面是笔者的见解,提供大家做参考。图一:放下执着,得无上妙果图中每种动物都有自

紫云居士:成佛之道

前言:在前《药师山通讯》中,笔者曾经提及成佛之道概分五阶段,本文将此五阶段中最重要之处提出说明,以为画龙点睛之作,给有缘读者参考,请多指教!二、迷为众生悟为佛在《楞伽经》中,释尊曾说众生本具不生不灭的

梁乃崇:愿性之6:从无为法看愿力

愿性之6:从无为法看愿力梁乃崇教授我们说用愿力祈求会产生很大的力量,但有人就会问:拜佛、拜妈祖不是一种向外驰求吗?如何区别内在愿力的展现与向外驰求?拜佛、拜妈祖的行为像是向外驰求,但做到深处是愿力发动

梁乃崇:交易原理之7:在智慧上做交换

交易原理之7:在智慧上做交换梁乃崇教授布施、度众生,以及佛菩萨的加持等都是在做交换;中国人说的「礼尚往来」、「教学相长」,也是一种交换,这些都是智慧上的交换。好比说我们不太懂得修行时,修行要有进步太难

梁乃崇:愿性之9:祈愿启动菩提心

愿性之9:祈愿启动菩提心梁乃崇教授之前我们讨论过感性、feeling与理性、thinking,我们再来看看心灵的第三个面相愿性,或称愿力、willing。在心灵层次上,愿力是比感性的深度更深。我教大家

紫虚居士:谈学佛的关键问题

谈学佛的关键问题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佛经说众生皆有佛性,但因「无明」妄生分别喜恶,由此造诸种业障,由此轮回三界不得解脱。学佛的目的就是要返回本具的佛性,也就是悟入禅宗所谓的自性或空性,如此则可了脱生

紫虚居士:不要理直气就壮

不要理直气就壮理直气壮是乎是大家公认应该要如此,但依我个人的经验,如此很容易犯下「憍慢」而结恶缘。一般而言,我们若理不直(即理亏)讲话就会比较保守,态度就会比较弱势,也就比较不会产生憍慢自大的态度,若

紫虚居士:因果故事一则

因果故事一则药师山紫虚居士话说明朝初年在山东青岛附近有一个佛寺,寺庙依山而建,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整个环境使人有清幽的感觉。时间已是深夜,腊月的气温使人觉得冰冷,但年逾古稀的住持老和尚并未就寝,他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