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波罗蜜(梵 śīla-pāramitā),又作戒波罗蜜、尸罗波罗蜜、戒度无极。持守戒律,并常自省,能对治恶业,使身心清凉。持戒,梵语尸罗。持是持守不犯,戒有三聚净戒。戒是修行的基础,解脱的根本。三
我们现在只知道从事相上持戒,事相上的持戒没有“菠萝蜜”呀!不圆满。关键是再加上我们心中持戒,才叫“持戒菠萝蜜”,才圆满。不觉悟就是犯戒,没有愿力就是犯戒,不信因果就是犯戒,处处著相你就已经犯戒了!真正
持戒波罗蜜分三种:一、断恶行戒;二、行善法戒;三、饶益有情戒。一、断恶行戒:要断除身、口、意的十种恶业1、杀生:伤害自己、他人、动物等其他众生的生命,不论自己亲自杀的或是指使别人杀的其罪过是一样的,而
持戒简单讲是五戒,第一是不杀生,一讲不杀生,大家不要又误认为五戒的不杀生,是不要杀害众生就好。如果你认为牠是自己死的,你就可以拿来吃,那你要知道,你是在投机取巧,在钻戒律的漏洞。所以古代中国四大译经师
戒律是生起一切功德的基础。戒律的本质是断恶的心。如果没有断恶的意识,即使不做恶事,也不算持戒。持戒波罗蜜多有三种:摄律仪戒、摄善法戒、利益众生戒。(一)摄律仪戒能调伏身、口、意,使其不造恶业,就是摄律
(一)满一切智:你要是持戒持好了,就能圆满你一切的智慧。(二)如佛所学:和佛所学的是一样的;佛就是以戒为师,所以才说“金刚光明宝戒,是诸佛之本源”,诸佛都是从这个戒生出来的。(三)智者不毁:你持戒律,
1.誓愿力与自我认同誓愿力是在受戒之前发起的,通过受戒仪式,以自我认同的方式,认同有意愿持守这个誓愿,并且认为这个誓愿对自己很重要。以受戒者这样的身份认同会内化于心,成为引导生命的重要因素。受戒之时誓
持戒不仅仅是按照戒条去做这么简单。一方面要用心,要多看事物的正面,多和之前所发的誓愿相呼应。首先看大的、积极的方面:受戒之后自己已经很努力地持戒,每天的很多行为都是符合戒律的,能减少对身边众生的伤害,
持戒能让我们种下解脱的因缘,对于我们长远的生命来说非常可贵。持戒波罗蜜的第二部分是“持戒的殊胜”,持守戒律对修行独特的帮助。“殊胜”这个词汇在佛教中经常运用,“殊”就是特殊,“胜”就是好处。佛经中经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