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三卷 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高僧传 译经下释法显一 释昙无竭二 佛驮什三 浮陀跋摩四 释智严五 释宝云六 求那跋摩七 僧伽跋摩八 昙摩密多九 释智猛十 畺良耶舍十一 求那跋陀罗十二 求那毗地十三释法显姓龚。平阳武阳人。

第一卷 维摩诘所说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维摩诘所说经 注维摩诘经序后秦释僧肇述维摩诘不思议经者。盖是穷微尽化。绝妙之称也。其旨渊玄。非言象所测。道越三空。非二乘所议。超群数之表。绝有心之境。眇莽无为而无不为。罔知所以然而能然者不思

第三卷 慈悲道场忏法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慈悲道场忏法 显果报第七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前已具述罪恶过患。以过患故乖于胜业。以不善业。所以坠堕三途备历恶趣。及生人间受诸苦报。皆由过去宿对因缘。舍身受身无暂停息。是以诸佛诸大菩萨。神通天眼

第四卷 慈悲道场忏法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慈悲道场忏法 显果报第七之余今日道场同业大众。重加至诚一心谛听。佛在王舍城迦阑陀竹园。尔时目连从禅定起游恒水边。见诸饿鬼受罪不同。时诸饿鬼各起敬心。来问目连往昔因缘。一鬼问言。我一生来恒抱饥

第一卷 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高僧传 译经上摄摩腾一 竺法兰二 安清三 支楼迦谶四 昙柯迦罗五 康僧会六 维只难七 竺昙摩罗刹八 帛远九 帛尸梨密十 僧伽跋澄十一 昙摩难提十二 僧伽提婆十三 竺佛念十四 昙摩耶舍十五摄摩

第三卷 比丘尼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比丘尼传东官曾成法缘尼传三十七。南永安寺昙彻尼传三十八。崇圣寺僧敬尼传三十九。盐官齐明寺僧猛尼传四十。华严寺妙智尼传四十一。建福寺智胜尼传四十二。禅基寺僧盖尼传四十三。东青园寺法全尼传四十四。

第七卷 慈悲道场忏法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慈悲道场忏法 今日道场同业大众。夫至德渺漠本无言无说。然言者德之诠道之迳。说者理之阶圣之导。所以藉言而理显。理故非言。理由言彰言不越理。虽言理两乖善恶殊绝。然影响相符未曾差滥。在于初学。要言

第二卷 维摩诘所说经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卷 维摩诘所说经 方便品第二什曰。此品序净名德者。非集经者之意。其方便辩才世尊常所称叹。故集经者承其所闻以序德耳。尔时毗耶离大城中有长者名维摩诘已曾供养无量诸佛。什曰。将序其德先明修德之所由也。

第一卷 慈悲道场忏法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慈悲道场忏法 立此慈悲道场四字乃因梦感。弥勒世尊。既慈隆即世。悲臻后劫。依事题名。弗敢移易。承此念力。欲守护三宝。令魔隐蔽。摧伏自大增上慢者。未种善根者。今当令种。已种善根者。今令增长。若计

第四十八卷 经律异相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十八卷 经律异相(禽畜生部第三十八)金翅一(二事) 千秋二(一事) 雁三(三事) 鹤四(一事) 鸽五(二事) 雉六(一事) 乌七(四事)金翅第一生住所资一 正音王死相二生住所资一。金翅鸟有四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