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七卷 陀罗尼杂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陀罗尼杂集观世音说灭一切罪得一切所愿陀罗尼一首。除障灭病至获道果陀罗尼一首。获诸禅三昧一切佛法门陀罗尼一首。见一切诸佛从心所愿陀罗尼一首。修念佛三昧陀罗尼一首。无尽意菩萨说幢盖愿陀罗尼一首。胜

第十八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八卷 广弘明集法义篇第四之一夫法者何耶。所谓凭准修行。清神洗惑而为趣也。义者何耶。所谓深有所以千圣不改其仪。万邪莫回其致者也。俗法五常。仁义礼智信也。百王不易其典。众贤赞翼而不坠者也。道法两谛。谓

第二十八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二十八卷 广弘明集 上启福篇序福者何耶。所谓感乐受以安形。取欢娱以悦性也。然则法王立法周统识心。三界牢狱三科检定。一罪二福三曰道也。罪则三毒所结。系业属于鬼王。论其相状后篇备列。福则四弘所成

第十四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四卷 广弘明集辩惑篇第二之十内德论(门下典仪李师政)若夫十力调御。运法舟于苦海。三乘汲引。坦夷途于火宅。劝善进德之广。七经所不逮。戒恶防患之深。九流莫之比。但穷神知化。其言宏大而可惊。去惑绝尘。厥

第十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卷 广弘明集辩惑篇第二之六周祖废二教立通道观诏。周武帝周祖平齐召僧叙废立抗诏事。释惠远周祖巡邺请开佛法事。任道林周祖天元立对卫元嵩上事。王明广周祖废二教已更立通道观诏(周帝宇文邕)武帝。猜忌黑衣受

第二十四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十四卷 广弘明集僧行篇第五之二沙汰僧徒诏(宋武帝) 褒扬僧德诏(七首)(元魏孝文帝) 述僧中食论(南齐沈休文) 述僧设会论(沈休文)议沙汰僧诏(并答北齐文宣帝) 吊道澄法师亡书(梁简文) 与东阳盛

第二十三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十三卷 广弘明集僧行篇第五序曰。夫论僧者六和为体。谓戒见利及三业也。是以道洽幽明。德通贤圣。开物成务则福被人天。导解律仪则化垂空有并由式敬六和扬明三宝。内荡四魔之弊。外倾八慢之幢。遂使三千围内咸禀

第七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广弘明集辩惑篇第二之三叙列代王臣滞惑解下 梁荀济 齐章仇子陀 周卫元嵩 宋刘慧琳 齐顾欢 魏邢子才 凉高道让 齐李公绪 隋卢思道 唐傅奕。十五荀济。颖川人。后居江左。博涉众书志调矫俗。初与梁武

第十四卷 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四卷 弘明集竺道爽撽太山文 释智静撽魔文 释宝林破魔露布文 释僧祐弘明论后序。竺道爽撽太山文沙门竺道爽。敢告太山东岳神府及都录使者。盖玄元创判二仪始分。上置璇玑则助之以三光。下设后土则镇之以五岳。

第二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卷 广弘明集归正篇第一之二元魏书释老志。齐著作魏收高齐书述佛志。隋著作王邵魏书释老志(齐著作魏收)大人有作司牧生民。结绳以往书契所纪。羲轩已还至于三代。坟典之迹为秦所焚。汉采遗籍复若山丘。固使六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