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四卷 广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广弘明集归正篇第一之四舍事李老道法诏。梁高祖武皇帝废李老道法诏。北齐高祖文宣皇帝通极论。隋沙门释彦琮舍事李老道法诏(梁武)梁高祖武皇帝。年三十四登位。在政四十九年。虽亿兆务殷而卷不释手。内经外

第一卷 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弘明集弘明集序夫觉海无涯。慧境圆照。化妙域中。实陶铸于尧舜。理擅系表。乃埏埴乎周孔矣。然道大信难。声高和寡。须弥峻而蓝风起。宝藏积而怨贼生。昔如来在世化震大千。犹有四魔蓄忿六师怀毒。况乎像季其

第三卷 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三卷 弘明集孙绰喻道论 宗居士炳答何承天书难白黑论孙绰喻道论或有疑至道者。喻之曰。夫六合遐邈庶类殷充。千变万化浑然无端。是以有方之识各期所见。鳞介之物。不达皋壤之事。毛羽之族。不识流浪之势。自得于窞

第十二卷 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二卷 弘明集习凿齿与释道安书 谯王书论孔释张新安答 郑道子与禅师书论踞食 范伯伦书与王司徒论据食 义法师答范伯伦书(并范重答) 范伯伦与生观二法师书 范伯伦据食表并诏往反四首 晋尚书令何充等执沙门

第九卷 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九卷 弘明集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并吴兴沈绩作序注) 萧琛难范缜神灭论 曹思文难范缜神灭论(并二启诏答)大梁皇帝立神明成佛义记(吴兴沈绩作序注)夫神道冥默。宣尼固已绝言。心数理妙。柱史又所未说。圣

第五卷 弘明集 - 乾隆大藏经

第五卷 弘明集罗君章更生论 郑道子神不灭论 远法师沙门不敬王者论(五篇) 远法师沙门袒服论(何镇南难并答) 远法师答桓玄明报应论 远法师因俗疑善恶无现验三报论更生论(罗君章)善哉向生之言。曰天者何。万

第六卷 明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六卷 明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三(正传二十五人附见十一人)平江府觉海寺沙门释法因传一释法因姑苏嵎山朱氏子也。少汨尘俗无意出缠。年二十四始披缁服。不终五夏遽尔游方。谒慧日雅禅师于东林。慧日举灵云见桃花悟道

第一卷 明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一卷 明高僧传明高僧传叙释迦世尊自周昭王甲寅降生西竺成道涅槃。垂千余载而至汉明帝。摩腾竺法兰始入中国。帝为首创白马寺以居之。自是佛法兴而僧徒渐盛。于是则有吴之康僧会晋之释道安宝志僧倜支遁无谶。神僧名

第二卷 明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卷 明高僧传解义第二之二(正传二十人附见二十人)松江延庆寺沙门释融照传一释融照字慧光。世家越之南明。早岁受业于华藏。刻意修习天台教观于台之安国山及杭之天竺。后从渊叟湛法师居华亭延庆寺。力精教乘勤修

第二十五卷 宋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十五卷 宋高僧传读诵篇第八之二(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五人)唐并州石壁寺明度传释明度。未知何许人也。经论步学三业恪勤。诵金刚般若。资为净分。慈济为心。迨贞观末有鸽巢于屋楹乳养二雏。度每以余粥就窠哺之。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