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十九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九卷 续高僧传习禅四本传十四附见二。唐京师大庄严寺释僧定传一。唐同州大兴国寺释道林传二。唐京师清禅寺释法应传三。唐南武州沙门释智周传四。唐终南山紫盖沙门释法藏传五。唐并州大兴国寺释慧超传六。唐台州

第二十二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二十二卷 续高僧传明律上正传十五附见十二。梁杨都天竺寺释法超传一。梁钟山云居寺释道禅传二。齐邺下大觉寺释慧光传三(道云道晖冯居士)齐邺东大衍寺释昙隐传四(洪理道乐)陈杨都光宅寺释昙瑗传五。陈杨都奉诚

第十七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七卷 续高僧传习禅篇之二本传十一人附见九人。周湎阳仙城山善光寺释慧命传一(戴逵慧朗慧晓)陈南岳衡山释慧思传二。隋国师智者天台山国清寺释智顗传三。隋京师清禅寺释昙崇传四。隋慧日内道场释慧越传五。隋蒋

第二十六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二十六卷 续高僧传 上感通上正传三十四附见十一。魏洛京永宁寺天竺僧勒那漫提传一。魏荣阳沙门释超达传二。魏文成沙门释慧达传三。东齐沙门释明琛传四。魏常山衡唐精舍释道泰传五。梁九江东林寺释僧融传

第四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续高僧传译经篇四本传二人。京大慈恩寺释玄奘传一。京大慈恩寺梵僧那提传二。释玄奘。本名袆。姓陈氏。汉太丘仲弓后也。子孙徙于河南。故又为洛州缑氏人焉。祖康北齐国子博士。父慧早通经术。长八尺明眉目。

第四卷 宋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四卷 宋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一(正传二十一人附见七人)唐京兆大慈恩寺窥基传释窥基。字洪道。姓尉迟氏。京兆长安人也。尉迟之先与后魏同起。号尉迟部。如中华之诸侯国。入华则以部为姓也。魏平东将军说。六代孙孟

第二十一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二十一卷 续高僧传 上习禅六(本传十三人附见一人)唐邓州宁国寺释惠祥传一。京师大庄严寺释昙伦传二。蒲州仁寿寺释普明传三。蒲州柏梯寺释昙献传四。秦州永宁寺释无碍传五。江州东林寺释道暀传六。荆州

第十三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十三卷 续高僧传义解篇九本传十七附见七。唐京师大庄严寺释慧因传一。唐安州方等寺释慧暠传二。唐同州大兴国寺释法祥传三。唐终南山玉泉寺释静藏传四(道删)唐新罗国皇隆寺释圆光传五(圆安)唐蒲州仁寿寺释海顺

第十六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十六卷 续高僧传习禅初正传二十三附见十五。梁钟定林寺释僧副传一。梁钟山延贤寺释慧胜传二(慧初)梁江州庐山释道珍传三(法归慧景)魏嵩岳少林寺天竺僧佛陀传四。齐邺下南天竺僧菩提达摩传五(道宵)齐邺中释僧

第七卷 续高僧传 - 乾隆大藏经

第七卷 续高僧传义解篇三正纪十附见四。陈杨都宣武寺释洪偃传一。陈杨都兴皇寺释法朗传二。陈杨都不禅众寺释慧勇传三。陈杨都大彭城寺释宝琼传四(明解)陈杨都白马寺释警韶传五。陈钟山耆阇寺释安廪传六。陈摄山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