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高僧传 经师第九帛法桥一 支昙籥二 释法平三 释僧饶四 释道慧五 释智宗六 释昙迁七 释昙智八 释僧辩九 释昙凭十 释慧忍十一帛法桥。中山人。少乐转读而乏声。每以不畅为慨。于是绝粒忏悔七日
第二十四卷 续高僧传护法上本传八附见四。魏洛都融觉寺释昙无最传一。西魏京师大僧统中兴寺释道臻二。齐逸沙门释昙显传三。周终南山避世峰释静蔼传四(慧宣)周京师大中兴寺释道安传五(慧俊慧影宝贵)周新州愿果寺
第十七卷 宋高僧传护法篇第五(正传十八人附见一人)唐京师大庄严寺威秀传释威秀。不知何许人也。博达多能讲宣是务。志存负荷勇而有仪。其于笔语掞张特推明敏。无何天皇即位。龙朔二年四月十五日。敕勒僧道咸施俗拜
第十五卷 续高僧传义解篇十一正纪十五附见四。唐越州静林寺释法敏传一。唐襄州光福寺释慧璇传二。唐襄州神足寺释慧眺传三。唐绵州隆寂寺释灵睿传四。唐京师弘福寺释僧辩传五。唐京师普光寺释法常传六。唐泽州清化寺
第一卷 续高僧传续高僧传序原夫至道无言。非言何以范世。言惟引行。即行而成立言。是以布五位以擢圣贤。表四依以承人法。龙图成太易之渐龟章启彝伦之用。逮乎素王继辙前修举其四科。班生着词后进弘其九等。皆所谓化
第十六卷 高僧传序录原夫至道冲漠。假蹄筌而后彰。玄致幽凝。藉师保以成用。是由圣迹迭兴贤能异托。辩忠烈孝慈。以定君敬之道。明诗书礼乐。以成风俗之训。或忘功遗事。尚彼虚冲。或体任荣枯。重兹达命。而皆教但域
第十二卷 高僧传习禅第四竺僧显一 帛僧光二 竺昙猷三 释慧嵬四 释贤护五 释支昙兰六 释法绪七 释玄高八 释僧周九 释慧通十 释净度十一 释僧从十二 释法成十三 释慧览十四 释法期十五 释道法十六 释
第十三卷 高僧传 忘身第六晋 释僧群一 宋 释昙称二 释法进三 释僧富四 释法羽五 释慧绍六 释僧瑜七 释慧益八 释僧庆九 齐 释法光十 释昙弘十一释僧群。未详何许人。清贫守节蔬食诵经。后迁居罗江县
第三卷 续高僧传译经篇三(本传三人)唐京师胜光寺中天竺沙门波颇传一。唐京师清禅寺沙门释慧赜传二。唐京师纪国寺沙门释慧净传三。波罗颇迦罗蜜多罗。唐言作明知识。或一云波颇。此云光智。中天竺人也。本刹利王种
第四卷 高僧传 义解一朱士行一 支孝龙二 康僧渊三 竺法雅四 康法朗五 竺法乘六 竺潜深七 支道林八 于法兰九 于法开十 于道邃十一 竺法崇十二 竺法义十三 竺僧度十四朱士行。颍川人。志业方直劝沮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