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八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八卷 法华文句记 之一释授记品注家云。业似先违心符后顺。既拂殊音之异。宁爽一味之果哉。故与记也。今云。事似先违。心机本顺。然诸菩萨岂无先违后顺之人。故知今记声闻须除通释。释此品题。先

第八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八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渐渐具足菩萨下。第二授记文为七。一明因圆。二过无量下明果满。三明国土广净。四明国劫名字。五明佛寿量。六明法住大久。七明佛灭后供养舍利。就第三国广净中复五。一明国大严净

第六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六卷 法华文句记 上次偈文者。上云偈文领解各陈。前长行中以身为领以意为解。全似各陈。而言合者。领中合解解中合领。故云合耳。今言各者。三业各有领之与解。虽似合明。但一一业中自分领解。故名各

第九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九卷 法华文句记 上释安乐行品今古释品。皆有生起十缘五缘等。及明来意三意五意。今则不尔。但随品文势逐义释之。不必一概。故至释此品。应委腾前四品之意。谓法师下三。通以法师室衣座三。为流通之

第五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五卷 法华文句记 上法华论云去。引论释也。论有三文。初约三乘。意令二乘与菩萨乘同得同有。于中先引论。次论言下解释论意。云次第者。与令解释次第不违。准论文意初以无上为开。论文又云。佛知见者

第五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五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从我始坐道场下。第二十七行半。颂施方便化。就此为二。初有六行半。明念用大乘拟不得。次寻念下。第二十一行。明念同诸佛用三乘化称宜可得。就初念用大化。又为三。初一行半。明

第四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四卷 法华文句记 上次正解释者。初释事理中。先释。次所以。释中先释理云理是真如至为实者。理实何在。在心意识。故理无所存遍在于事。故事名权。故俱舍云。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在彼一向

第三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三卷 法华文句记 上教菩萨法明因人所依。此去仍带异名以释。故加之以处。处为能生之一法。一法秖是究竟相。故云谛理。谛理乃与法华不殊。故灯明佛叹法华经。亦云教菩萨法佛所护念。故得引下普令等文

第十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十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从余失心者下。譬上非灭现灭。上有二。一不久应死。譬上非灭现灭。二诸子醒悟。譬上唱灭利益。又唱死之由。由子不服。譬上薄德见佛常在但增憍恣。上现灭中有二。一本实不灭。二非

第一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一卷 法华文句记 上释序品初言文句者。文谓文字一部始终。故云。文即是字为二所依。句谓句读义通长短。故云。名诠自性句诠差别。此亦不论色行等体今但以句而分其文。故云文句。古之章疏。或单题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