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第二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二卷 法华文句记 上迦葉缘起传中最广。岂可具书。迦葉是姓故云氏也。负图者。如此方河图。十二游经云。佛成道第三年始度五人。第四年化大迦葉及三兄弟。第五年化目连身子。聚落多人所居。但胜人当名

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七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释药草喻品此中具山川云雨。独以药草标名者。土地是能生。云雨是能润。草木是所生所润。所生所润通皆有用。而药草用强。有漏诸善悉能除恶无漏为最。无漏众中四大弟子。以譬领佛譬

第七卷 法华文句记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中卷下第七卷 法华文句记 上释信解品有人以信解相对为四句。钝根正见信而不解。利根邪见解而不信。利根正见有信有解。钝根邪见无信无解。初二二句依何得名。若第三句当此品者。若约小乘得作此说。不合释此。

第六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六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第二偈有一百六十五行。分为二。前有一百行。颂上长行。后有六十五行。明通经方法。上长行有开譬合譬。偈颂亦二。初有六十五行半。颂开譬。次有三十四行半。颂合譬。初亦二。初有

第九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九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非远非近文为三。一总标境智。二别释。三结成。观者中道观智也。一切法者十法界境也。若单论智。智无所观。故举一切以显皆空。如实去别释也。二边三谛无一异名如。非七方便故名实

第四卷 摩诃止观 - 乾隆大藏经

卷上卷下第四卷 摩诃止观 上第六明方便者。方便名善巧。善巧修行以微少善根。能令无量行成解发入菩萨位。大论云。能以少施少戒出过声闻辟支佛上。即此义也。又方便者众缘和合也。以能和合成因。亦能和合取果。大品

第二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 乾隆大藏经

上卷下卷第二卷 妙法莲华经文句 上憍梵波提。此翻牛齝。无量寿称牛王。增一云牛迹。昔五百世曾为牛王。牛若食后恒事虚哨。余报未夷唼唼常嚼。时人称为牛齝。昔五百雁。一雁常得花果供于雁王。佛一夏受阿耆达王请。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三 - 乾隆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三车三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唐天台沙门湛然释○次明圆教入门观者文自二。次明圆门入实观者先简圆门次明圆观。○初文简中二先叙简意次正简初文又二初明简意次上两门下简上藏通门理全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九 - 乾隆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九车九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唐天台沙门湛然释○次引无量义中二初引文。次引无量义为证者文云我以佛眼观一切法不可宣说所以者何诸众生性欲不同性欲不同种种说法文辞是一而义别异义异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八 - 乾隆大藏经

妙法莲华经玄义释签卷第三十八车八隋天台智者大师说门人灌顶记唐天台沙门湛然释○次难不定者为三初总举诸经次别引央掘列众明常三以净名为并。次难偏方不定教谓非次第别为一缘如金光胜鬘楞伽殃掘之流也。问殃掘之经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