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十浅释(3)

是名第四计圆知心。成虚谬果。违远圆通。背涅槃城。生倒知种。这是识阴第四种邪执,计识阴圆遍一切,作为有知觉的因心,而以无情无知之物,认作有情有知,成为虚无错谬之果。远离圆通,违背涅槃城,生颠倒知见之种类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七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七阿难。汝问摄心。我今先说入三摩地修学妙门。求菩萨道。要先持此四种律仪。皎如冰霜。自不能生一切枝叶。心三口四。生必无因。阿难,你问摄心的方法,我现在先说四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4)

阿难。是人皆以纯情坠落。业火烧干。上出为鬼。此等皆是自妄想业之所招引。若悟菩提。则妙圆明本无所有。阿难,这等人若是纯以情感用事,没有丝毫澄清的观想,即以情重而堕落地狱,等到罪业烧干,还不能做人要做鬼,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浅释(2)

阿难。不断三业。各各有私。因各各私。众私同分。非无定处。自妄发生。生妄无因。无可寻究。阿难!若不断除杀盗淫三业,则各各有私造的别业,合各人的别业,就成共业。既是共业,就有众同分地。既有众同分地,则天堂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浅释(3)

阿难。又彼定中。诸善男子。见色阴销。受阴明白。胜相现前。感激过分。忽于其中生无限勇。其心猛利。志齐诸佛。谓三僧祇。一念能越。阿难,又修禅定的人,见色阴已尽,受阴现前,看见诸佛之心,如明镜像,亲证己心和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九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九阿难。世间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无有智慧。但能执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无。爱染不生。无留欲界。是人应念身为梵侣。如是一类。名梵众天。前边所讲六欲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1)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证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卷八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阿难,这十二类众生,每一类中又各具有十二种颠倒。这些颠倒都是由虚空而生,好像捏目人,见虚空中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浅释(3)

佛愍我愚。教我安居调出入息。我时观息。微细穷尽。生住异灭。诸行刹那。佛怜悯我的愚蠢,便教我再修简单的数息来调摄身心。一呼一吸叫一息。数息从一至十,再十至一。我就慢慢地观察出入息,到最微细的时候,还有生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六浅释(2)

世尊。我复以此闻熏闻修。金刚三昧无作妙力。与诸十方三世六道一切众生。同悲仰故。令诸众生。于我身心。获十四种无畏功德。世尊,我以反闻入流内熏,熏起本觉智光,再回光返照,来照能闻之自性,照彻心源,得到如如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浅释(3)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多求。同名贪水。菩萨见贪。如避瘴海。因此十方一切如来,形容贪求的情况,把它叫做贪水。菩萨知道贪报的厉害,见贪如见瘴海,就远远地避开。三者。慢习交陵。发于相恃。驰流不息。如是故有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