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曹洞宗源于禅宗,禅宗始创于南北朝,祖师为菩提达摩。初唐时传之五祖弘忍,分成南北两宗。原因是弘忍大弟子神秀之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有尘埃。"比不上春米行者慧能之偈"菩提本无树,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国,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到了隋唐,以其崭新的风貌繁荣昌盛起来,形成了天台、华严、禅、净、密、律等中国式的佛教宗派。这些宗派大多在福建流行过,唐道宣律师所创的南山律宗就是其中之一。现将律
唐代中国佛教禅宗大盛,南宗禅创始人六祖慧能大师之下,分传南岳、青原两大支系,厥后一花五叶,衍成五家七派;曹洞宗即五家中的一家。此宗唐咸通初年由良价禅师在江西洞山奠定了发展的基础,至其高足法嗣本寂禅师告
禅宗五家七宗中,南岳下的临济和青原下的曹洞最具特色,影响也最为深远。曹洞宗出自行思的青原系,其开山祖师是洞山良价807~869,后经曹山本寂840~901的发扬光大,曹洞宗风即告形成。洞山传曹山本寂、
洞山良价(807-869)为药山惟俨(751-834)之法孙,云岩昙晟(782-841)之弟子,他与弟子曹山本寂(840-901)共同创立了曹洞宗,药山一系至此大盛。一般认为,曹洞宗属于青原石头一系,
《东皋禅师国际古琴交流会昨天举行》一文中说:东皋禅师在1676年东渡日本,传授琴道和禅法。被日本人尊为近代琴学之祖和曹洞宗寿派开山鼻祖。这句话里的曹洞宗寿派应该是曹洞宗寿昌派。曹洞宗由唐代洞山良价和其
曹洞宗的创立及发展 曹洞宗为禅宗南宗五家之一,由良价禅师住持宜丰洞山时所创立。曹洞宗,禅宗的五个主要流派之一。渊源有两种说法:一为取曹溪六祖慧能及六世孙,洞山之名;二为取第二祖曹山,第一祖洞山之名。为
道膺禅师(853~902),唐代曹洞宗僧。幽州(河北省)蓟门玉田县人,俗姓王。幼年出家,诵习经法,二十五岁于范阳延寿寺受具足戒,学小乘律仪。既而叹曰:大丈夫岂可桎梏于律仪!乃去。后入翠微山问禅要,居三
曹洞宗人宏智正觉(1091~1157)认为临济宗宗杲的看话禅,滞于公案功夫,不利解脱。与看话禅相对立,他提倡默照禅的观行方法。默指沉默专心坐禅;照是以智慧观照原本清净的灵知心性。默照禅就是守默与般若观
徐文明内容提要一般认为源于药山的曹洞宗属于青原一系,但事实上药山一门对此并非一致承认。属于药山门下道悟系的禾山直到五代末年及宋初时仍然坚持南岳与荷泽两家并立之说,不承认青原系的地位,这表明药山一支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