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眼宗的传承,在南唐、南越至五代间,据《五灯会元》、《传法正宗记》资料统计,其传承约一八三人,据本书末附录传承图统计,则有三百六十余人,法眼文益法嗣中,著名的有天台德韶、清凉泰钦、百丈道恒、净德智筠、
五十年前,当我还在南京的小学和初中读书时,就读了不少关于虚云老和尚在云南鸡足山弘法的事迹,以及迦叶尊者胜迹的介绍。当时就发愿以后一定去朝鸡足山。这个愿望一直等了五十年才得以实现。一九九九年九月,我和老
耀慧居士今天突然发现这么久都没有将心觉明照师父接法云门宗时佛源老和尚所题于正法眼藏内之表信偈写出来,也是末学的一时疏忽:心地潮音宣佛法觉观自在畅平生能于物我无高下照见冤亲一体真阿弥陀佛!
从云门文偃大师所承袭的雪峰义存禅师圆寂之年(908)算起,到南宋雷庵正受禅师圆寂之年(1209)止,云门宗经历了五代、北宋、南宋三朝整整三百年。作为伟大宗教中的一个盛大宗派,绝非是无根之木或无源之水,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天竺第一祖摩诃迦叶尊者第二祖 阿 难 尊者第三祖商那和修 尊者第四祖优婆鞠多 尊者第五祖 提多迦 尊者第六祖 弥遮迦 尊者第七祖婆须蜜 尊者第八祖佛陀难提 尊者第九祖伏驮蜜多 尊者第
云门文偃(一)生平【文偃(864~949)】五代禅僧。云门宗之祖。俗姓张,世居苏州嘉兴。幼怀出尘之志,依空王寺志澄出家,侍志澄数年,研究四分律。后离去,参睦州道踪,经数载,尽得其旨。既而谒雪峰义存,钻
云门宗以云门文偃(公元864-949年)为宗祖。文偃曾住韶州(今广东省韶关市)云门山光泰禅院(今云门寺)弘法,后唐长兴年间(公元930-934年),云门山禅风大振,故取山名名宗。文偃初参睦州道明,后谒
一玄:一玄者,凡有用处,玄妙难思,不在寻常语句内,无容测度,不可思量,故名为玄。毗卢顶上起寒涛,没手泥人斩怒蛟,瞆耳千程闻蚁斗,失明万里见秋毫。如何是一玄?三山来云:灯笼骑露柱。颂曰:几度乘风泛小舟,
禅宗五家七宗都重视教外别传,同时对佛教经典也给予了充分的注意。从法眼宗的禅修实践来看,法眼宗对经典最为看重,并擅于熔铸经典义理而形成自己的宗风特色。五家七宗中,其他诸宗多是以开创者弘法之地来作为该宗的
作为中国禅宗的五家七宗之一,法眼宗是最后产生的一个宗派,由唐末五代的清凉文益禅师(885958)开宗。禅宗自六祖惠能大师建立南宗,分传出荷泽神会禅师、南岳怀让禅师、永嘉玄觉禅师、南阳慧忠禅师和青原行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