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自我是马祖教人的目标,也是整个禅的主旨。这点我们可以从马祖和他的另一位高足大珠慧海的故事中看出。当大珠第一次见马祖时,马祖问他:你从哪里来?大珠回答:从越州大云寺来。马祖又问:来这里做什么?大珠回
北齐天平二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祖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祖曰:将罪来,与汝忏。士良久曰:觅罪了不可得。祖曰: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士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
修学律宗的有源请教大珠慧海禅师说:和尚修道,有没有秘密用功的法门?大珠:有!有源:如何秘密用功?大珠:肚子饿时吃饭,身体困时睡觉。有源不解地说道:一般人生活都要吃饭睡觉,和禅师的用功不是都相同吗?禅师
道楷禅师,宋人,得道后,大阐禅门宗风。曾担任过净因寺、天宁寺等大寺的住持。一日,皇上派遣使者,颁赠紫衣袈裟,以褒扬他的圣德。并赐号定照禅师。禅师上表坚辞不受。皇上再令开封府的李孝寿亲王至禅师处,表达朝
唐顺宗有一次问佛光如满禅师道:佛从何方来?灭向何方去?既言常住世,佛今在何处?如满禅师答道:佛从无为来,灭向无为去,法身等虚空,常住无心处;有念归无念,有住归无住,来为众生来,去为众生去;清净真如海,
马祖道一12岁时到南岳衡山,拜怀让禅师为师,出家当了和尚。一天,怀让禅师看道一整天呆呆地坐在那里参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道一说:我想成佛。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道一附近的
唐代陆希声居士初访仰山禅师时,便问道:三门俱开从何门进入?仰山:从信心门入。希声:其它二门要它何用?仰山:亦可从其门进入。希声:从何门进入?仰山:从慧心门入。希声:另一门如何进入?仰山:从慈心门入。希
有一位神赞禅师聪明绝顶,他原在本州(今福建省福州市)大中寺习禅道,由于不得法,未有丝毫进展。后来他到各地云游,寻师访道,跟百丈禅师学习多年之后,他又回到大中寺住下。日日参禅,境界不同往日。某日,他看到
有位信徒向默仙禅师说道:我的妻子悭贪吝啬,对于好事,一财不舍,你能慈悲到我家去,向我太太开示,行些善事好吗?默仙非常慈悲地答允。当默仙到达信徒家时,信徒的妻子出来迎接,但一杯茶水都舍不得端出来供养,禅
三祖僧璨大师得法后,听从二祖的嘱咐,一直隐居于皖公山。又逢后周武帝灭佛毁法,僧璨只好出入于太湖县司空山,住在偏僻之所,十多年,竟不为时人所知。隋开皇十二年,有个才十四岁的小沙弥叫道信,来向他求解脱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