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念和智慧本质上是同一种东西,是人的思维活动出现的不同种状态。点状的思维就是妄念,它们随机出现,难以把握。线状、面状和体状的思维即是智慧,它们有条不紊地出现,能够把握。所以我们就不应该说妄念是坏的垃圾
布袋和尚有一首《插秧诗》: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禅是什么,禅是生命的进退,禅是生命的来往,禅是生命的感恩,禅是生命的清凉。 我们有些时候有太多的自我,太多的固
学佛修禅者在生活工作中,也难免常遭遇恶人的诽谤与嫉恨,并因此生起许多流言蜚语,有些禅修者很困惑,认为自己修行的阻力太强,业障太重,有些人会怪罪护法不灵,还有些因此以非报非,以嗔报嗔。禅者本为修禅悟证清
愿力就是菩提心,行持就是戒律,见地就是正见,功夫就是定力。菩提心是大乘佛法的核心之一,简单来说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更具体一点就是四弘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
佛教讲普度众生、大慈大悲。慈爱众生并给予快乐(予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拔苦),称为悲。《菩萨念佛三昧经》云:慈心观众生,如母念一子。于仇不追恶,更生怜悯心。《涅槃经》云:三世诸
沩山灵佑禅师一日叫唤院主,院主遂来,沩山说:我叫的是院主,你来做什么?院主无言以对。院主是寺院中的职称,规模较大的寺院内分几个院或部门,如东院、西院等等,各有负责人,称为院主;另一种情况是本寺之外的分
有这么一首令人耳目一新的禅诗:秦不耕兮汉不耘,镢头边事杳无闻。年来也有收成望,半合清风半合云。有这么一块田地,历朝历代都不去耕种,镢头等农具更是没有使用过。年底竟然也有丰收,竟然还是大丰收半合清风半合
我去禅宗的道场,经常听里面的禅和子说要打死烦恼,这如果放到教下,则多半会说对治烦恼、降伏烦恼、断除烦恼之类的。禅门语录中与打死烦恼类似的话,还有打得念头死,许汝法身活,禅和子似乎特别喜欢打,他们叫坐禅
我们应如何清净自我?整个庄严的修行,就在于觉知会做自我的清净。并不是要给自己建立什么计划,如我要清净,这样反倒是个矛盾。觉知当下情况的觉醒,方是清净所在。因此,并没有可得的或可是的,也没有什么特别可做
当年释迦世尊在菩提树下睹明星悟道,到底悟到什么呢?他悟出了诸法无常、缘起性空的道理。我认为最关键的就是发现了妄想,发现妄想掩盖了佛性,是一切众生沉迷不悟、流转六道的原因。我们学佛修行,就是别胡思乱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