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文化:西天诸祖,戒定慧三学精通

西天诸祖,戒定慧三学精通。我们这里远离佛法之发源地,离佛祖涅槃也非常久了,戒定慧三学精通之祖,并不常常能够闻见。唐宋以来的数辈可宗仰之巨匠,事迹流传广远。但是却随意所止,如果在水边林下,则以篾锄耕种,

禅宗文化:禅人弃教从禅,初心最难

凡学人先习教乘,回心向上一路,虽是有志,无奈藏识中有新熏文字杂毒习气,旧熏贪瞋痴爱烦恼习气,内外交攻,最难打叠。要放放不下,要断断不得,要止止不住,因此要提话头。如水上葫芦,遏捺不下,只管与之打交滚,

禅宗文化:何为“参话头”?

公案中大多是有一个字或一句话供学人参究之用,称为话头。如问:狗子还有佛性也无?答:无。此无字即是话头。参禅时,在公案的话头下工夫,称为参话头。所谓「话头」,是在自己心头上提一句问话,如「念佛的是谁?」

禅宗文化:禅宗六位祖师的禅学及禅法!

北魏孝昌三年(公元527年),菩提达摩大师到广州然后再到金陵,因与梁武帝面谈不契,遂北上到嵩山少林寺驻锡传法,并创立了中国禅宗。达摩大师东魏天平三年(公元536年)传法与二祖慧可后,离开了少林寺。而后

禅宗文化:三首僧家送别诗!

空门寂寂汝思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爱向竹栏骑竹马,懒于金地聚金沙。添瓶涧底休捞月,烹茗瓯中罢弄花。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唐新罗僧金乔觉金乔觉(公元696年-公元794年)法师,新罗僧,又名

禅宗文化:水磨的发明充盈着禅悦之乐

马祖道一在江西创建的泐潭山道场,有选佛场的美誉。在北宋元符元年,汉中有一禅僧意忠,千里迢迢寻师访道,来到泐潭山选佛参禅。他干巴瘦小,邋里邋遢,而且不识文字,不会念经,不懂规矩。这样的僧人,在庙里做一天

禅宗文化:云辩禅师与《四威仪颂》

云辩禅师是明代高僧,苏州人,出家后依福建瑞峰章禅师得度。不久又至苏州穹窿山参谒圆禅师,在圆禅师座下有得,随即通达所见。圆禅师说:子虽得入,未至当也,切宜着鞭。云辩禅师于是告辞,广参诸方善知识。后来参礼

禅宗文化:儒、禅融合的“心性”之学

禅,原先脱胎于印度的宗教,后来演变成为一种否定传统宗教思想,要求靠自力、自尊、自信来自我解脱的、有中国特色的心理学和文化思想,而禅宗的一些心灵调整技术,就成为现代心理分析和心理治疗的基础。印度的禅师讲

禅宗文化:看话禅创始人宗杲

宗杲(1089―1163)字昙晦,别号妙喜老人,是宁国市桥头人,佛教禅宗看话禅创始人,人称定光佛。一、弃承仕道、宜从出家宗杲俗姓奚,出生在一个祖上为官,但已家道日微的小康家庭。传说宗杲出世前,其母亲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