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文化:净智法师:什么是提起话头_提起话头的境界

提起话头也是禅和子经常说的,有些丛林更是书之于墙壁,时刻提醒行者不得忘记。提起,就像我们两只手提起东西的感觉,因为手已经被东西占据,故再容不下其他事物。提起话头是让这个话头占据我们的内心,把所有杂念扫

禅宗文化: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

禅宗三祖僧璨大师著《信心铭》,开章便曰:至道无难,唯嫌拣择;但莫憎爱,洞然明白。诚哉至言,道出了至道之要。然今人注释此句者甚多,众说纷纭,莫诸一是。故今不揣愚陋,略为论释,仰祈仁者,鉴其愚诚,请予斧正

禅宗文化:品茶——用心并相信自己的真实感受

喝茶是平常事,喝法也很多,从简单的在大杯子热水中扔一把茶叶,到宗教仪式般的日本茶道,各适其适。这几年中国大陆茶风渐起,讲究品茶的人越来越多。一杯为品,两杯解渴,三杯是饮牛的说法广泛流传。又有各路高人出

禅宗文化:“农禅”与“戒律”的冲突

农禅与戒律的冲突农禅要在中国推行,首先面临与佛教戒律相冲突的问题。在印度戒律里规定僧人应以乞食为生,不得垦土掘地,以免杀死地下的生命,也为了避免滋生烦恼,干扰修行。不但掘地耕种被禁止,连挖地、种树、种

禅宗文化:给自己平常心的智能,给地球平常心的尊重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饥来食,困则眠,热取凉,寒向火。平常心即是自自然然,一无造作,了无是非取舍,只管行住坐卧,应机接物。这首诗出自黄龙慧开禅师的名着无门关的第十九则

禅宗文化:空有千百偈,不如吃茶去

赵州茶究竟何物?疑为信门。这一个个问题,成为一级级台阶,引领我们渐次步入赵州茶境。翻开《赵州禅师语录》,有这样一则故事:唐代驻锡古观音院(今柏林禅寺所在地)的赵州禅师,以平常心本分事接引学禅者。有一次

禅宗文化:佛茶茶礼中最恰当不过的茶品:普陀佛茶茶礼

佛茶茶礼要表现的是佛家文化,由于佛文化广博无涯,因此要有选择的去突出呈现一个主题。普陀山列为四大佛教名山,且一直被奉为观音菩萨的应化道场。千百年来,凝固了极其丰富的观音文化。传说观音慈悲为怀,随种种缘

禅宗文化:禅文化的渊源及其现代启示

引言:佛教本质上不是宗教,是人类心灵的升华和超越。佛是觉的意思,觉悟人生的本体,觉悟宇宙,洞察一切法界的本源规律。禅是一种思考,是思维修,禅文化是一种表现,是中国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一、禅宗的传承及其

禅宗文化:饮茶文化与禅宗

禅宗托始于达摩,奠其基者为弘忍。弘忍死后,其弟子神秀在荆州玉泉山向外传法,影响很大;另一弟子慧能在韶州曹溪宝林寺传授禅法。禅宗由此分裂为南、北二宗,史称南能北秀。唐人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载: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