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文化:走进禅宗僧人的禅七生活

对于一个修行的僧人而言,行、住、坐、卧皆可修禅,但在四者之中,以坐姿最为适宜,故多云坐禅。以打坐来修习禅定的方法,略称打坐。关于坐禅的方法,《大比丘三千威仪》卷上指出,应该四时随时坐禅,有能够舒适的床

禅宗文化:禅学论“心”画梅参禅

画梅参禅,有诗为证:老梅浑似枯木禅,料是苦修彻骨寒;铁干数枝超象外,心香一缕绕笔端。禅是一种内心的觉悟,无法用语言表达。迫不得已,释迦牟尼姑且用一朵鲜花作为象征,将自己的证悟展示给大家,而上首弟子迦叶

禅宗文化:文人诗僧们所创作的“曹溪诗”

南华禅寺位于广东韶关境内,是中国南宗禅的发祥地。自从禅宗六祖惠能禅师住锡南华禅寺之后,禅宗顿悟禅法得到大力弘扬,很多禅门学徒从四方云集南华求法。由于南华禅寺毗邻曹溪,因而后人都将惠能所传的顿悟禅法称为

禅宗文化:“禅”的最高境界是不“著相”!

禅的最高境界就是不著相。所谓不著相就是看空世间一切事物实体,但凡是著相的人很难进入禅的最高境界。禅宗的初祖达磨禅师来到中国时,曾与梁武帝有一段发人深省的对话。梁武帝是一个信佛虔诚的皇帝。他见到达磨禅师

禅宗文化:公案的本义与涵义

公案本义为官府中判决是非的案例。禅宗将历代高僧的言行记录下来,作为坐禅者的指示,久而久之也成为一种思考的对象,或修行坐禅者的座右铭。此种言行录一如政府的正式布告,尊严不可侵犯,又可启发思想,供人研究,

禅宗文化:“终日吃饭,未曾咬米”是为禅的境界

黄檗希运禅师曾说:终日吃饭,未曾咬着一粒米;终日行,未曾踏着一片地。(参见《古尊宿语录》卷三)云门文偃禅师也曾说过差不多同样意思的话,日:终日说事,未曾挂着唇齿,未曾道着一字;终日着衣吃饭,未曾触着一

禅宗文化:“牛头禅”的兴起与传播

牛头禅是指禅宗四祖道信旁出弟子法融禅师在润州(今南京一带)牛头山兴起的禅宗派别。牛头禅以法融禅师为初祖。牛头禅虽然不属于禅宗的正宗派别,但是在禅宗史上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牛头禅曾以其传统的南方般若学的

禅宗文化:与佛教相关的民间俗语!

所谓民间俗语,即是老百姓平日生活中经常用到的短语或者定型词组,简练而形象化,比较通俗易懂。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后,经过长期的传播发展,佛教文化与中国的本土文相结合,逐渐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中国佛教,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