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文化:《同聚偈》

十方同聚会,个个学无为。此是选佛场,心空及第归。这首偈子起源于唐朝时候的庞居士,有一日拜谒马祖。见到马祖之后,庞居士问马祖:不与万物为侣者是什么人?马祖回答说: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再向汝道。马祖的回答

禅宗文化:走进绒布寺:探访海拔最高的寺庙

绒布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寺庙美不胜收的绒布冰川。我们到达绒布寺的时候,天空下起了小雪。一对金色的羊相对跪在屋顶,它们的身上往下掉着雪片。在院子里堪布阿旺杰昂愉快地和每个人握手,他看上去四十多岁,身体很

禅宗文化:素全法师:禅茶一味从何来

对于以苦、集、灭、道四谛为真理的佛教思想,在生活中用茶来比拟,的确是最用心的。首先,禅和茶同为苦中甘甜,回味悠长。无论多好的茶,必须用适当的开水冲泡;无论多高深的禅,也当在生活中体验。所以,历代高僧都

禅宗文化:最高的琉璃塔:河南开封祐国寺塔

开封祐国寺铁塔开封祐国寺铁塔外壁开封祐国寺铁塔外壁祐国寺塔坐落在河南省开封市内东北角。祐国寺塔因为塔身以褐色的琉璃瓦镶嵌而成,酷似铁色,故而俗称铁塔。铁塔原建于开宝寺内,北宋年间,寺院规模宏伟,殿堂林

禅宗文化:走下神坛:水月观音透视

走下神坛:水月观音透视(上)吉美博物馆藏五代《水月观音图》水月观音之名由,实无经本出处,学术界较为一致地认为:中唐画家周昉根据玄奘《大唐西域记》所记布呾洛迦山中的观自在菩萨而妙创水月之体,并在各地很快

禅宗文化:瑞鹿本先禅师《风幡颂》

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今后水云徒欲晓,祖师真实好知音。本先禅师(942~1008)是北宋法眼宗僧人,天台德韶禅师法嗣。这一首诗,是他的开悟偈,他一共写了三首开悟偈。本先禅师起初遇到德韶国师的

禅宗文化:生活中到底什么是禅?

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坛经》中记载,昔日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言下大悟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五祖弘忍大为感叹: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学佛

禅宗文化:赵州禅师的青州七斤衫

赵州禅师作为南泉普愿禅师的杰出法嗣,得到后世禅门子孙无尽的尊崇,时有北有赵州、南有雪峰的说法,赵州从谂与雪峰义存被尊为当时禅门最高水平的代表。二者相较,雪峰义存开启了一花五叶中云门与法眼两大禅门宗派,

禅宗文化:欣赏禅诗须了禅境

中国禅宗的大德高僧悟道后,常以诗偈来表达自己的悟境,可惜,后来一些文字诗僧,也竞相仿效,吟山讽水,与悟道人的禅诗有天壤之别。一些不明禅理的人,看到禅诗中的淡泊无为、寂寥闲适的思想,就大作文章,贬之曰消

禅宗文化:禅宗语录、公案与机锋

一、禅宗语录禅宗语录是禅宗祖师说法开示弟子的记录书。禅门高僧平日说法开示弟子,多以通常俗语直说禅法宗旨,由其侍者或者参随弟子加以记录,然后编辑成册,就成为语录。举凡师徒传法心要、参悟验证、方便施化,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