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六祖慧能的法系中,长传下来的有南岳怀让与青原行思两大系统。青原行思(一世)传石头希迁(二世),希迁传天皇道悟(二世),道悟传龙潭崇信(四世),崇信传德山宣鉴。德山为青原行思系的第五代传人。一、德山生
平实身世傅大士,又称善慧大士。这都是后世禅宗对他的尊称。(大士或开士,都是佛学对菩萨一辞意译的简称。)他是浙江东阳郡义乌县双林乡人,父名傅宣慈,母王氏。大士生于齐建武四年(公元四九七年),禅宗初祖达摩
马祖道一是中国佛教史中的重要人物,马祖禅法继承和发展了慧能南宗的禅法精神,他是禅宗史上承前启后的人物。即心即佛是禅宗的根本宗旨,亦是马祖道一禅法的根本立场。马祖即心即佛、平常心是道的禅法,主张心外无别
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中国佛教史上著名的大居士。他的东坡居士之名,广为文学界和佛教人士所熟知。苏东坡不仅深入经藏,研习教典,还经常与佛门高僧往来论道,探究佛理。他与许多佛门高僧都有密切的往来
培育僧才是丛林(禅林)重要的职能之一。《禅林宝训》中,载有法演大师曾经讲过的一段话:所谓丛林者,陶铸圣凡养育才器之地,教化之所从出。虽群居类聚,率而齐之,各有师承。是说丛林(禅林)就像一个大熔炉,是用
佛灯守珣(1079―1134年),宋朝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安吉(今属浙江)郡人氏,俗姓施。佛鉴慧勤禅师法嗣,亦深得圆悟克勤赏识,世称佛灯禅师。卒于南宋高宗绍兴四年,世寿五十五,僧腊三十五。【注释】牢关:
禅宗作为在中国发展起来的佛教派别,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一套有别于其他宗派的教化弟子的方法。从达摩禅师来到东土开始,以至到六祖慧能,这几代禅师在教化弟子时,通常是采用带领众人发心、忏悔,传授佛法等普通的传
仰山慧寂禅师(814―890)是禅宗五家中沩仰宗的开山祖师之一,沩山灵佑禅师的弟子。因慧寂禅师跟从沩山灵佑禅师得法之后,长期居住在袁州(今江西宜春县)仰山弘扬禅风,因而人称仰山慧寂。仰山慧寂与沩山灵佑
参问之要在专一,不强作为,只守本分。须根脚有透脱处,明见本来面目,踏着本地风光,初不改移寻常行履,而表里一如,任运施为,不立奇特,与泛常人无以异,唤作绝学无为闲静道人,而自处之际不露心迹,直得诸天捧花
南堂示众云:夫参学至要,不出个最初与末后句。透得过者,平生事毕。其或未然,更与尔分作十门。各用印证自心,看得稳当也未。一须信有教外别传;二须知有教外别传;三须会无情说法与有情说法无二;四须见性如观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