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州大梅山法常禅师初参大寂(马祖),问:如何是佛?大寂云:即心即佛。师即大悟。大寂闻师住山,乃令一僧到问云:和尚见马师,得个什么,便住此山?师云:马师向我道:即心即佛我便向这里住。僧云:马师近日佛法又
韩愈是唐代古文大家,因见当时朝廷上下护持佛教,遂以尊儒排佛为己任。当时唐宪宗非常崇信佛法,迎接佛陀舍利入宫殿供养,韩愈上表谏迎佛骨,触怒宪宗,于是被贬到潮州当刺史。当时潮州地处南荒,文化未开,大颠禅师
【典座虫生】禅宗公案名。为唐代沩仰宗初祖沩山灵祐与石霜庆诸二禅师之机缘语句。石霜在沩山座下任典座时,一日沩山至其处,诫令大众布施之物不得轻忽抛撒,石霜答言未敢轻忽;沩山随即拾取一粒偶然遗落之米,而言千
当人无法用语言表达心情时,会哭或笑,这说明哭或者是笑是人内心深处的坦白。我们一出生就会哭或笑,不用任何人教我们就会,所以哭笑是我们与生俱来的本能。哭笑虽然是人的本能,但这也说明平常的人的内心还有迹可寻
据佛籍禅宗公案记载,庞蕴,字道玄,是唐代著名诗人。曾拜马祖道一、石头希迁为师,学习禅法,悟性极高,后世誉赞他为中国的维摩诘。世人称他为庞翁、庞大士。他与天然禅师交往甚密。一日,庞蕴前来拜访丹霞天然,求
【云门药病相治】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旨在阐明彻悟全自己、全机现之机法。碧岩录第八十七则(大四八二一二上):云门示众云:药病相治,尽大地是药,那个是自己?上引中之药病相治,意谓药与病乃相对之二者,转指凡
斩头觅活,禅林用语,字面上意思是砍掉脑袋,寻求活命。譬喻痴迷愚蠢或为时已晚的言行。云门文偃(846-949),唐末五代禅师,为云门宗始祖,浙江嘉兴人,俗姓张。幼年从嘉兴空王寺志澄出家,遍览诸经,深究四
赵州禅师是一位禅风非常锐利的法王,学者凡有所问,他的回答经常不从正面说明,总会要你从另一方面去体会。有一次,一个信徒前来拜访他,因为没有准备供养他的礼品,就歉意地说道:我空手而来!赵州禅师望着信徒说道
洞山禅师有一天去探望一位生了重病的学僧德照,德照就请示洞山禅师道:老师!您为什么不发慈悲救一个真心学道的弟子呢?您忍心看着弟子这么不明不白地死去吗?洞山禅师道:你是谁家的子弟?德照说道:我是大阐提(喻
一名云水僧因为仰慕赵州古佛从谂禅师的禅法已久,特地到河北赵州禅师的道场拜访问道。一见面,便向禅师提问说:「请问和尚,什么是佛?」赵州禅师明快地回答他说:「佛殿里的是佛。」这个云水僧听了之后,一脸茫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