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思想:无分别是什么_禅宗趣入无分别的方式

佛教史上有一个著名的争论,是莲花戒与禅宗和尚的一次辩论。据现在的资料来看,禅宗和尚讲了一些无分别的修行理念,如说凡是分别,况恶分别,即善分别亦能系缚生死,其所得果不出生死。金索绳索皆是系缚,黑白二云俱

禅宗思想:学禅就真的可以开天眼吗?

问:学禅真的可以开天眼吗?宽容法师答:开天眼,开法眼,这个都是从修行当中来的。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开智慧,开智慧就是开法眼。佛教有句话说,佛以狮子口宣说妙法,令诸众生法眼净,开法眼和天眼。天眼怎么开呢?

禅宗思想:透过禅修,学会主宰情绪

翻开字典,与情字相关之词汇多矣,情意、情志、情感、情爱、情怀。纵观世间人的一生,几乎全为情字所系:我们庆生、伤老、忧病、悼死,得意时乐不可支,失意时苦不堪言,冤家聚头多瞋恚,亲爱别离重悲戚。喜怒哀惧爱

禅宗思想:心地不常扫不净,心镜不常擦不明

扫地扫地扫心地,心地不扫空扫地。人人都把心地扫,世上无处不净地。这扫心地的功夫来源于《大佛顶首楞严经》卷五《周利盘特迦鼻根圆通章》。经上所说扫地、扫厕所有种种的功用,依一般人的观念,那种不干净的地方,

禅宗典藏:虚堂和尚语录(卷二)

虚堂和尚语录卷之二婺州云黄山宝林禅寺语录侍者惟俊法云编师入寺。指山门。不劳弹指。岂涉思惟。现成门户。到者方知。指佛殿。前释迦后弥勒。且道。阿那个是正主。喝一喝。拈帖。寻常云水家。或凝或流。初无固必。因

禅宗思想:禅宗的心灵之道

在道家和儒家之后,中国历史又产生了以慧能的《坛经》为代表的禅宗智慧。禅宗作为佛教,不仅继承了印度大乘佛教的一些基本思想,而且甚至将自己的源头直接追溯到佛祖释迦牟尼那里。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

禅宗思想:禅法大义只能靠自己悟,别人代替不来

禅的境界是一种状态:无执无碍,逍遥自在,在日常的生活事件中自有一份适意和幸福。禅是不可说的,只能在生活中体味它和守护那种境界。禅的真谛往往体现在禅的传承和禅师的开导中。一个小和尚去向禅师请教禅法真谛,

禅宗思想:贤宗法师:禅其实很简单,吃饭睡觉都是禅

禅给人的第一感觉可能是空旷、萧远,让人想起清静的早晨、幽静的落幕,空谷中清脆的鸟鸣,也会想起陶渊明的诗、王维的画。的确,中国古代文人的诗文画作中往往带有深深的禅意,如宋代大儒周敦颐的《题春晚》:花落柴

禅宗思想:从当下开始修行!

我曾多次聆听少林寺禅师们的法音,他们对于修行和禅修的理解,让我心生无限敬意。时下社会,物质经济甚嚣尘上,人们在享受物质生活带来的富足之时,却忍受着精神生活的贫穷与匮乏。于是,参加种种禅修活动成了不少城

禅宗思想:贤宗法师:参禅是参什么_什么是禅定

佛学中的参禅是参生死,普通人参禅可以参生活百态。参禅需要每天坚持,在头脑中放电影一样把自己所纠结的事情放一遍,比如今天自己和谁吵架了,为什么吵,自己讲了哪些不适合的话,接下来怎么办其实就是在静坐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