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佛笔记

禅宗思想:参禅人士须时时提防的禅病

参禅之士知道了用功方法之外,尚须时时提防禅病,以防走错了路头。这里所说的禅病,主要是指在修行过程中所有障碍修行的邪知邪见、虚妄执着和不正确的用功方法。禅病的具体表现虽然千差万别,但根本的病因却不外如下

禅宗思想:妄念来了当如何?

《五灯会元》中记载药山惟俨禅师的一个公案:一日坐次,有一僧问:兀兀地思量什么?师曰:思量个不思量底。僧曰:不思量底如何思量?师曰:非思量。这一问答,成为曹洞宗参禅用功的根基。思量,是有心;不思量,是无

禅宗典藏:虚堂和尚语录(卷一)

虚堂和尚语录元妙源 编虚堂和尚语录卷第一嘉兴府兴圣禅寺虚堂和尚语录参学 妙源 编嘉兴府请疏朝请郎知嘉兴军府主管学事兼管内劝农公事借紫杨璘撰右伏以。者寺不是寻常。为孝宗圣迹去处。诸山皆生欢喜。承相公钧旨

禅宗思想:佛祖拈花,为何只有迦叶微笑?

一天,在灵山会上,大梵天王以金色菠萝花献佛,并请佛说法。可是,释迦牟尼如来佛祖一言不发,只是用拈菠萝花遍示大众,从容不迫,意态安详。当时,会中所有的人和神都不能领会佛祖的意思,唯有佛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

禅宗文化:瑞鹿本先禅师《风幡颂》

非风幡动唯心动,自古相传直至今。今后水云徒欲晓,祖师真实好知音。本先禅师(942~1008)是北宋法眼宗僧人,天台德韶禅师法嗣。这一首诗,是他的开悟偈,他一共写了三首开悟偈。本先禅师起初遇到德韶国师的

禅宗文化:生活中到底什么是禅?

一、不识本心,学法无益《坛经》中记载,昔日六祖慧能听闻《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处言下大悟道:一切万法不离自性。五祖弘忍大为感叹: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学佛

禅宗文化:赵州禅师的青州七斤衫

赵州禅师作为南泉普愿禅师的杰出法嗣,得到后世禅门子孙无尽的尊崇,时有北有赵州、南有雪峰的说法,赵州从谂与雪峰义存被尊为当时禅门最高水平的代表。二者相较,雪峰义存开启了一花五叶中云门与法眼两大禅门宗派,

禅宗文化:欣赏禅诗须了禅境

中国禅宗的大德高僧悟道后,常以诗偈来表达自己的悟境,可惜,后来一些文字诗僧,也竞相仿效,吟山讽水,与悟道人的禅诗有天壤之别。一些不明禅理的人,看到禅诗中的淡泊无为、寂寥闲适的思想,就大作文章,贬之曰消

禅宗文化:禅宗语录、公案与机锋

一、禅宗语录禅宗语录是禅宗祖师说法开示弟子的记录书。禅门高僧平日说法开示弟子,多以通常俗语直说禅法宗旨,由其侍者或者参随弟子加以记录,然后编辑成册,就成为语录。举凡师徒传法心要、参悟验证、方便施化,诸

禅宗文化:唐寅《警世诗》的人生哲理

唐寅(1470一1523),字伯虎,号六如居士。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擅长画山水,并人物花鸟。兼善书法,能诗文。与沈周、文徵明、仇英合称明四家。唐寅不仅是一位诗画兼长的才子,而且还是一位佛